[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防霉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6412.X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5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玉婷 |
主分类号: | C03C8/00 | 分类号: | C03C8/00;C04B35/18;C04B35/628;C04B35/634;C04B4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4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防霉 陶瓷 釉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霉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研制的产品为核壳结构陶瓷粉体;所述核壳结构包括由内向外的内核,中间包覆层和表层;所述内核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10‑30份碱金属碳酸盐,60‑80份长石,3‑5份纳米二氧化硅,3‑5份羧甲基纤维素;所述中间包覆层包括氧化石墨烯、纳米铁粉、氟化钠和有机碳源;所述纳米铁粉、氟化钠和有机碳源嵌入氧化石墨烯的层间结构中;所述表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所述内核粒径分布范围为100‑500μm;所述中间包覆层的厚度为5‑20μm;所述表层的厚度为0.1‑3μm。将本发明所得产品烧制成陶瓷后,配合有机抗菌组分,可有效发挥两者的协同抗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菌防霉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陶瓷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态薄层。它是用矿物原料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细磨制成釉浆,涂敷在陶瓷坯体上经煅烧制成。陶瓷釉料的主要作用防污和装饰,使陶瓷表面的质感,或柔和典雅,或光洁晶莹,配合设计的创新,赋予陶瓷以文化、以精神、以生命,让陶瓷更加具有生命感。
具有抗菌功能的陶瓷制品,它是在陶瓷制品生产过程中,加入无机抗菌剂,从而使陶瓷表面具有抗菌作用的一种新型功能陶瓷。抗菌陶瓷作为功能性陶瓷产品,能够有效避免各种传染疾病对人类的侵害,特别是公共场所的卫生预防。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陶瓷釉料及陶瓷制品,避免了病菌给人体造成伤害。
因为陶瓷的烧制需要在高温环境中进行,往往添加的无机抗菌剂容易在烧制过程中被陶瓷中玻璃相等组分包裹,从而使产品的抗菌效果下降,因此,往往还需要配合在陶瓷烧制完成后,在其表面进一步涂覆具有抗菌作用的组分;而有机抗菌组分的涂覆便应运而生;然而,由于陶瓷釉料表面致密且光滑,简单的将有机抗菌组分在其表面涂覆的话,抗菌组分很容易脱落,从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抗菌效果。
因此,开发一种陶瓷釉料,以满足在后续涂覆有机抗菌组分时,抗菌组分可以长期有效的挥发其抗菌效果,成为制约本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陶瓷釉料烧结得到的陶瓷产品,其表面光滑,与有机抗菌组分之间的结合力不足,容易导致抗菌组分涂覆后,容易脱落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抗菌防霉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防霉陶瓷釉料。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防霉陶瓷釉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防霉陶瓷釉料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菌防霉陶瓷釉料,所述抗菌防霉陶瓷釉料为核壳结构陶瓷粉体;
所述核壳结构包括由内向外的内核,中间包覆层和表层;
所述内核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10-30份碱金属碳酸盐,60-80份长石,3-5份纳米二氧化硅,3-5份羧甲基纤维素;
所述中间包覆层包括氧化石墨烯、纳米铁粉、氟化钠和有机碳源;所述纳米铁粉、氟化钠和有机碳源嵌入氧化石墨烯的层间结构中;
所述表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
所述内核粒径分布范围为100-500μm;
所述中间包覆层的厚度为5-20μm;
所述表层的厚度为0.1-3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玉婷,未经林玉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6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上救生漂浮担架
- 下一篇:一种智能节能的收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