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霉功能的水性丙烯酸树脂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4672.3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6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凯杰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18 | 分类号: | C08F220/18;C08F220/14;C08F212/08;C08F220/06;C08F220/20;C08F220/32;C08F220/58;C08F2/44;C09D133/08;C09D5/14;C08B37/1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霉 功能 水性 丙烯酸 树脂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防霉功能的水性丙烯酸树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丙烯酸丁酯40‑4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14份、苯乙烯10‑14份、丙烯酸11‑15份、丙烯酸‑β‑羟乙酯20‑24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1.1‑1.3份、双丙酮丙烯酰胺2‑4份、十二烷基硫醇0.1‑0.3份、碳酸氢钠1‑3份、防霉剂10‑12份和引发剂0.6‑1份;在制备防霉剂的过程中加入了助剂,助剂和防霉剂配合,防霉剂在水性丙烯酸树脂中形成一个不适合霉菌生存的环境,助剂的存在,提升了水性丙烯酸树脂的附着力,同时也提高了水性丙烯酸树脂在使用过程中成膜的致密性,所形成的相对密闭的环境抑制了霉菌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丙烯酸树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霉功能的水性丙烯酸树脂。
背景技术
水性丙烯酸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乳液、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及丙烯酸树脂水溶液。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相比,水性涂料具有价格低、使用安全,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公害等优点,因而已成为当前发展涂料工业的主要方向。水性丙烯酸烯树脂是水性涂料中发展最快、品种最多的无污染型涂料。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相比,水性涂料具有价格低、使用安全,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公害等优点,因而已成为当前发展涂料工业的主要方向。
发明专利CN109776754A公开了一种阳离子型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自抗菌树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多异氰酸酯、多元醇类化合物、催化剂混合加热,制备含3~4个异氰酸根(-NCO)基团的中间产物;然后加入胺类化合物、端羟基乙烯基化合物封端,加有机酸、光引发剂得到亲水树脂,加水高速搅拌成分散体,最后加助剂得阳离子水性UV自抗菌涂料。该发明针对普通阳离子水性UV涂料存储稳定性差、需外加防霉剂,抗菌持久性弱的问题,所制备涂料稳定性高,涂膜机械性能、拉伸强度、耐热分解优异、无毒净味;自身对细菌杀灭率超过99%。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霉功能的水性丙烯酸树脂。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用于涂料防霉的材料主要有无机物,比如纳米二氧化钛、无机铜盐;有机物,比如咪唑化合物、季铵盐化合物。但是,无机物防霉剂的效果持续性差,并且需要加入许多助剂,加工成本高;有机物防霉剂会发生老化分解,导致防霉效果下降,还会影响涂料的成膜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防霉功能的水性丙烯酸树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丙烯酸丁酯40-4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14份、苯乙烯10-14份、丙烯酸11-15份、丙烯酸-β-羟乙酯20-24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1.1-1.3份、双丙酮丙烯酰胺2-4份、十二烷基硫醇0.1-0.3份、碳酸氢钠1-3份、防霉剂10-12份和引发剂0.6-1份;
该具有防霉功能的水性丙烯酸树脂由如下步骤制备:
第一步、将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β-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双丙酮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硫醇和碳酸氢钠混合均匀,然后在40-50kHz的频率下,超声30-40min,得到单体溶液;
第二步、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4的单体溶液、丁醇和防霉剂,设置温度为70-80℃、转速为300-400r/min,搅拌10-15min,后加入1/3的引发剂,搅拌30min,然后再加入1/3的引发剂,并通过恒压滴液漏斗将剩余的单体溶液加入三口烧瓶;
第三步、单体溶液滴加完后,保持温度和转速不变,继续搅拌2-3h,然后加入剩余引发剂,升高温度为90℃,继续搅拌2h,然后将温度降为46-50℃,用三乙胺调节反应液pH值为7-8,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将反应液体积稀释1倍,在室温下加入己二酸二酰肼,并且搅拌50-60min,得到一种具有防霉功能的水性丙烯酸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凯杰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凯杰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4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