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废弃LED灯珠制备臭氧分解催化剂的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臭氧分解催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2167.5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4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冕;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赛环保工程(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C02F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张晓萍;刘铁生 |
地址: | 301709 天津市武清区泗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废弃 led 制备 臭氧 分解 催化剂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LED灯珠制备臭氧分解催化剂的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臭氧分解催化剂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碎废弃LED灯珠,从粉碎料中分选出金属成分;2)将金属成分放入酸溶液中浸渍,得到含有臭氧分解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酸盐溶液;所述催化剂活性组分包括铁、铜、镍和银中的至少两种;3)将臭氧分解催化剂载体放入步骤2)所述的酸盐溶液中浸渍;4)步骤3)浸渍后的臭氧催化剂载体干燥,焙烧,得臭氧分解催化剂。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回收利用废弃LED灯珠,在解决了废弃LED灯珠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废弃LED灯珠的高值化利用,增加了废弃LED灯珠的附加值,同时,极大地降低了臭氧分解催化剂的原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更进一步的属于固废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废弃LED灯珠制备臭氧分解催化剂的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臭氧分解催化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新一代半导体固态照明光源,以其高效低耗、节能环保、寿命长、响应快和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照明、信号指示和背光等领域,并成为背光和信号指示领域的主流器件。
随着LED产品的普及,以LED废灯具为代表的LED产品固废量迅速增加,由其所带来的环境危害将会更加严重;与此同时,各类资源的短缺也需要在这些富含众多金属元素的报废电子材料中找到解决办法。如果这些废旧的LED灯具不能合理的回收处理,不仅会产生大量的资源浪费,也会成为潜在的二次污染源。
据统计全国LED行业每年排放废渣超过10万吨。所排放污染物中还含有大量金、银、铜等金属,使得污染物的排放突显资源的浪费,因此无论从环境效益还是经济效益上分析,LED产业的污染问题都需要迫切解决,迫切需要对废弃灯珠回收再利用。
传统电子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将金属成分分离出来,通过用酸浸取,然后将各种金属成分各自提取、冶炼。此种传统的固废处理方法投资大,冶炼能耗高,且分离出的铜、铁等金属的价值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LED灯珠制备臭氧分解催化剂的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臭氧分解催化剂及其应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回收利用废弃LED灯珠,在解决了废弃LED灯珠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废弃LED灯珠的高值化利用,增加了废弃LED灯珠的附加值;同时,极大地降低了臭氧分解催化剂的原料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废弃LED灯珠制备臭氧分解催化剂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废弃LED灯珠,从粉碎料中分选出金属成分;
2)将所述金属成分放入酸溶液中浸渍,得到包含臭氧分解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酸盐溶液;所述催化剂活性组分包括铁、铜、镍和银中的至少两种;
3)将臭氧分解催化剂载体放入步骤2)所述的酸盐溶液中浸渍;
4)步骤3)浸渍后的臭氧催化剂载体干燥,焙烧,得到臭氧分解催化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废弃LED灯珠为铜支架合金线贴片、铁支架合金线贴片和铁支架合金线直插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前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的粉碎为常温破碎;所述的常温破碎采用刀式粉碎机进行;所述粉碎料的粒径≤2mm。
优选的,前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的分选为高压静电分选;所述金属成分的回收率≥97%。
优选的,前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所述金属成分与酸溶液的固液比为1g:4~8ml;所述酸溶液为稀硝酸,其质量浓度为1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赛环保工程(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优赛环保工程(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21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