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及装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5517.5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龙;左庭;王建国;张智宇;黄永辉;袁芝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1/08 | 分类号: | F42D1/08;F42D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朱维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间隔 结构 药方 | ||
1.一种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砂石层,炮孔底部设置砂石层;
若干层的装药层和若干层的间隔层,装药层和间隔层交替设置,砂石层的顶部设置装药层,间隔层为水瓶空气间隔器;
设置在炮孔口的炮孔口保护器;
炮泥填塞层,炮泥填塞层填塞设置在炮孔口的炮孔口保护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水瓶空气间隔器包括两个以上水瓶和弹性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水瓶空气间隔器为两个水瓶时,两个水瓶分别为水瓶I和水瓶II,水瓶I和水瓶II的瓶口相对且通过弹性卡扣连接,水瓶I的瓶底与下层装药层相接,水瓶II的瓶底与上层装药层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水瓶空气间隔器为三个水瓶时,三个水瓶分别为水瓶I、水瓶II和水瓶III,水瓶I和水瓶II的瓶口相对且通过弹性卡扣连接,水瓶I的瓶底与下层装药层相接,水瓶III的瓶口与水瓶II的瓶底相接,水瓶III的瓶底与上层装药层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水瓶空气间隔器为四个水瓶时,四个水瓶分别为水瓶I、水瓶II、水瓶III和水瓶IV,水瓶I和水瓶II的瓶口相对且通过弹性卡扣连接,水瓶I的瓶底与下层装药层相接,水瓶III和水瓶IV的瓶口相对且通过弹性卡扣连接,水瓶III的瓶底与水瓶II的瓶底相接,水瓶IV的瓶底与上层装药层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水瓶空气间隔器为四个水瓶时,四个水瓶分别为水瓶I、水瓶II、水瓶III和水瓶IV,水瓶I和水瓶II的瓶口相对且通过弹性卡扣连接,水瓶III和水瓶IV的瓶口相对且通过弹性卡扣连接,水瓶III的瓶口与水瓶I的瓶底相接,水瓶IV的瓶口与水瓶II的瓶底相接,水瓶III的瓶底与下层装药层相接,水瓶IV的瓶底与上层装药层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卡扣为弧形橡胶卡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炮孔口保护器为PVC管。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以炮孔深度为100%计,砂石层的高度为2~4%,每层装药层的高度为4~6%,每层间隔层的高度为1.5~3%,炮泥填塞层的高度为6~7%。
10.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空气间隔装药结构的空气间隔装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在炮孔口设置炮孔口保护器,然后将砂石装入炮孔底部做为垫层;
(2)将第一层药卷装入炮孔内放置在垫层上,再装入第一层水瓶空气间隔器,随后依次装入药卷和水瓶空气间隔器;
(3)药卷和水瓶空气间隔器交替装入炮孔内至预设高度,填塞炮泥完成空气间隔装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55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酵素活性酒及其酿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