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T饱和特性的馈线故障快速隔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5311.2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2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丁宣文;张华;常政威;郑永康;刘明忠;吴杰;李小鹏;彭倩;代宇涵;李世龙;高艺文;周文越;张纯;朱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t 饱和 特性 馈线 故障 快速 隔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饱和特性的馈线故障快速隔离方法,馈线故障时,保护装置检测到电流突变,当突变量超过保护预设阈值,保护启动;保护启动后同时启动装置的CT饱和判别程序,CT饱和判别主要依据:一是谐波比,二是波形对称性;保护启动并在装置判定进入CT饱和区后的两个周波时间内,若该保护装置未动作则由保护装置发出一个触发信号上送至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收到此信号后,启动巡检程序,检查该故障馈线的上一级以及下一级馈线所对应的保护装置启动情况,并综合判断线路故障引起的CT饱和是否成立,以及是否由保护装置出口跳闸将故障隔离。该方法适用于单侧电源的馈线故障引发CT饱和时对故障点的快速隔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T饱和特性的馈线故障快速隔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与之匹配的配电网建设随之高速发展,但人们对于配电网的重视程度却没有达到与主网一样高的水平,加之配电网在早期的技术标准并不是很完善,设计人员在配电网建设的可研初设阶段也没有充分考虑整个配网实际和远期规划,使得在配网馈线电流互感器的设计选型上出现了CT变比、选型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馈线发生短路故障使CT饱和时引发保护拒动、保护越级跳闸等相关事故。
同时,得益于近年来配电自动化的大力发展,国内各个市级电力公司都在积极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含保护功能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遥测、遥信等数据通过定时、变位等方式上送配电自动化系统,这也为基于CT饱和特性的馈线故障快速隔离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T饱和特性的馈线故障快速隔离方法,用于单侧电源的馈线故障引发CT饱和时对故障点的快速隔离,避免由于CT饱和造成保护拒动、保护越级跳闸。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CT饱和特性的馈线故障快速隔离方法,该隔离方法建立在单侧电源的馈线故障上,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单侧电源的馈线发生故障,产生了电流突变,单侧电源的保护装置检测到所述故障电流突变,当故障电流的突变量超过保护预设阈值时,保护装置达到启动条件进而保护启动,所述保护预设阈值一般为保护装置内部固化;
S2、所述保护启动的同时启动保护装置的CT饱和判别程序,CT饱和判别程序计算保护装置采集到的电流信号谐波比和不对称比,若谐波比和不对称比均大于保护装置设定的门槛值,则判定CT饱和;若CT饱和判别程序计算得到的谐波比小于装置设定的门槛值,不管不对称比如何均判断CT未饱和;
S3、若所述CT饱和判别程序判定CT饱和,所述保护处于启动状态并在保护装置判定进入CT饱和区后的两个采样周期时间内,若所述保护装置未动作出口,则由保护装置发出一个触发信号上送至配电自动化系统;若该保护装置动作出口即执行跳闸命令;
S4、所述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收到触发信号后,启动巡检程序,若在该时刻检测到上级馈线有保护启动事件,下级馈线无保护启动事件,配电自动化系统则反馈给保护装置一个跳闸预动作信号,此时若保护装置仍处于饱和区,则由保护装置执行跳闸命令;若在该时刻未检测到上级馈线有保护启动事件,则保护装置不动作。
进一步,S2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53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集成墙面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布袋除尘器智能检漏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