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光敏电阻的售货服务机器人防撞机辅助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5086.2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8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汪庆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庆年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16;B25J13/08;B25J19/00;G08B21/18;G08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光敏 电阻 售货 服务 机器 人防 撞机 辅助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碰撞保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光敏电阻的售货服务机器人防撞机辅助设备,包括碰撞囊,所述碰撞囊内部活动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顶部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顶部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右侧活动连接有压电开关,所述压电开关顶部活动连接有报警线路,通过发生严重碰撞时,碰撞囊会首先接触到碰撞物,并将冲击力传递至缓冲弹簧使得缓冲弹簧压缩后基础传递至传动杆,从而带起一系列动作最终使得蜂鸣器运行闪烁报警,同时光敏电阻的阻值迅速增大,使得电路处于断路状态,停止机器人的继续动作,从而达到了发生严重撞机时自动停机报警减少进一步的损失并发出报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碰撞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光敏电阻的售货服务机器人防撞机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同时得益于AI算法的技术突破,目前社会上已经研制出大量服务型机器人并且已经应用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们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自动售货机器人由于其具备较高的观赏性近年来也被逐渐普及到各个城市。
自动售货机器人是通过提前将程序编辑至机器人内来实现售货的,其常用的是传统的四轴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在用以售货时往往需要在其轴上安装夹具用以抓取商品,大多是以光电信号来判断是否成功抓取,但若是发生程序出错或是信号丢失时,机器人会重复执行这个指令,从而会发生机器人抓取商品时撞翻售货机,造成机器人损坏,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员受伤。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利用光敏电阻的售货服务机器人防撞机辅助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光敏电阻的售货服务机器人防撞机辅助设备,具备发生严重撞机时自动停机报警减少进一步的损失并发出报警、复位后自动清理撞机表面便于后续观察更改程序优点,解决了传统机器人发生碰撞后无法及时停止动作造成机器人是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发生严重撞机时自动停机报警减少进一步的损失并发出报警、复位后自动清理撞机表面便于后续观察更改程序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光敏电阻的售货服务机器人防撞机辅助设备,包括碰撞囊,所述碰撞囊内部活动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顶部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顶部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右侧活动连接有压电开关,所述压电开关顶部活动连接有报警线路,所述传动杆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顶部活动连接有遮挡块,所述遮挡块顶部活动连接有遮挡腔,所述遮挡腔顶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遮挡腔左侧活动连接有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左侧活动连接有断电线路,所述遮挡腔右侧活动连接有发光源,所述限位弹簧顶部活动连接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顶部活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推杆底部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底部活动连接有拉动块,所述拉动块外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槽,所述拉动块底部活动连接有清理弹簧,所述清理弹簧底部活动连接有储气腔。
优选的,所述蜂鸣器通过报警线路与压电开关形成闭合回路,且压电开关的制造材料为压电材料。
优选的,所述遮挡腔的形状大小与遮挡块的形状大小一致,且遮挡块与遮挡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内部开设有滑槽,且该滑槽的形状大小与拉动块的形状大小一致,且拉动块与该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气腔的中心轴线与拉动块、清理弹簧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
优选的,所述光敏电阻通过断电线路与外部电源形成闭合回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光敏电阻的售货服务机器人防撞机辅助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庆年,未经汪庆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5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