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直接口服的固体饮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8007.5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7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伦超;丁洪雪;杨庆利;宋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浩大生物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95 | 分类号: | A23L2/395;A23L2/02;A23L2/52;A23L33/00;A23L33/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贾楠楠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鳌山卫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口服 固体 饮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直接口服的固体饮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重量百分比,选用木糖醇20‑30份、赤藓糖醇25‑35份、蔓越莓粉30‑40份混合物料水解制成水溶液,备用;S2、将磷脂和胆固醇按照5:1的重量比例溶于20mL乙醚,然后加入混合物料水溶液,进行超声处理;S3、将超声处理的水溶液在35℃恒温水浴中旋转蒸发,使得干燥脂质膜沉淀在瓶壁上;S4、添加乙醚20mL溶解干燥薄膜,加入三蒸水10mL,在振荡器上混匀30s;S5、继续将溶液进行超声处理6min,然后再次35℃恒温水浴中旋转蒸发60min‑100min。本发明通过纳米脂质载体技术和气流式超微粉碎技术,产品能够穿过口腔颊黏膜和舌下黏膜的细胞间脂质颗粒,透过黏膜后可直接经毛细血管和静脉回流进入全身循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直接口服的固体饮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固体饮料类产品的服用方式均为水溶解后通过胃肠道消化吸收。此种方式存在诸多缺陷,如服用不便、冲调温度对产品营养成分造成损失、服用后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产品经过胃肠道时降解失活、营养成分吸收效果差,有效成分无法被高度利用等缺点。
研究发现,口腔黏膜环境温和、黏膜下血流丰富、黏膜吸收无首过效应等诸多吸收优势,但口腔黏膜存在穿透屏障,造成吸收障碍。口腔上皮的颗粒层细胞间隙存在由膜被颗粒排出的脂质颗+粒,此颗粒层使生物物质无法透过上皮细胞。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直接口服的固体饮料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直接口服的固体饮料制备方法,其通过结合纳米脂质载体技术以及气流式超微粉碎技术,产品能够穿过口腔颊黏膜和舌下黏膜的细胞间脂质颗粒,透过黏膜后可直接经毛细血管和静脉回流进入全身循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直接口服的固体饮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百分比,选用木糖醇20-30份、赤藓糖醇25-35份、蔓越莓粉30-40份混合物料水解制成水溶液,备用;
S2、将磷脂和胆固醇按照5:1的重量比例溶于20mL乙醚,然后加入混合物料水溶液,进行超声处理;
S3、将超声处理的水溶液在35℃恒温水浴中旋转蒸发,使得干燥脂质膜沉淀在瓶壁上;
S4、在瓶子内添加乙醚20mL溶解干燥薄膜,加入三蒸水10mL,在振荡器上混匀30s;
S5、继续将溶液进行超声处理6min,然后再次35℃恒温水浴中旋转蒸发60min-100min;
S6、在蒸发干燥后的瓶子内加入冻干保护剂冷冻继续干燥,制得包含产品有效成分的纳米脂质载体;
S7、将产品放入气流式超微粉碎设备中,经过气流作用将产品粉碎至10-25微米;
S8、对粉碎后的产品进行包装入库。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混合物与磷脂的比例为3:5。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和步骤S5中,所述恒温水浴旋转转速为60r/min。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8中,所述产品包装的重量为2g/袋。
优选地,所述可直接口服的固体饮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百分比,选用木糖醇20份、赤藓糖醇25份、蔓越莓粉30份混合物料水解制成水溶液,备用;
S2、将磷脂和胆固醇按照5:1的重量比例溶于20mL乙醚,然后加入混合物料水溶液,进行超声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浩大生物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浩大生物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8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调整大小的生物细胞用培养皿皿盖
- 下一篇: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