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作条件下预制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柱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5241.4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3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荚耀宗;王远航;高波;代腾飞;孙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6 | 分类号: | E04C3/36;E04G21/02;E02D5/34;E04G1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世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3 | 代理人: | 邬丽明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件下 预制 钢管 混凝土 叠合 框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作条件下预制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柱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钢管柱及钢管柱上的节点进行加工;将加工后的钢管柱运输至施工目标地,使用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对钢管柱进行再加工,分别构成第一浇筑体和第二浇注体;向第一浇筑体和第二浇注体内浇筑混凝土,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强度达到预设值时,进行桩位放样以及桩基成孔,将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下放至预设高度;将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进行竖向定位以及平面定位,调整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垂直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作条件下预制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柱施工方法,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提升整体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作条件下预制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柱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逆作法施工技术的成熟,现已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逆作法通常采用钢管柱作为逆作施工竖向支承结构,钢管柱通常与灌注桩一起施工,且在桩基施工阶段通过一柱一桩形式将钢管柱(内灌混凝土)与灌注桩一次施工到位;逆作阶段施工完毕后,进行竖向结构顺作时,钢管柱作为主体结构框架柱芯柱,钢管柱外侧进行钢筋绑扎、支模和混凝土浇筑,形成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柱。
现有机的逆作法施工时需要多道工序配合,施工繁琐,且质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逆作条件下预制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柱施工方法,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提升整体施工质量。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逆作条件下预制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柱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钢管柱及钢管柱上的节点进行加工;
将加工后的钢管柱运输至施工目标地,使用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对钢管柱进行再加工,钢管柱和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构成第一浇筑体,钢管柱内部具有第二浇注体;
向第一浇筑体和第二浇注体内浇筑混凝土;
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强度达到预设值时,进行桩位放样以及桩基成孔,桩基成孔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后,将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下放至预设高度;
将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进行竖向定位以及平面定位,并调整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垂直度。
其中,节点包括刀架、定位钢板、柱顶环板及套筒、节点抗剪环、基础节点环板、柱身栓钉、柱脚法兰盘及肋板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在钢管柱上依次加工设置。
其中,还包括浇筑模板,浇筑模板套设在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外侧,且浇筑模板的内侧与定位钢板的一端相抵。
其中,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包括框架柱纵筋和框架柱箍筋,框架柱纵筋和框架柱箍筋分别绑扎在钢管柱外侧,框架柱纵筋的一端与定位钢板连接。
其中,桩基成孔的设计要求包括成孔深度、垂直度和泥浆比重。
其中,还包括钢筋笼,钢筋笼套接在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外侧,桩基成孔满足设计要求时,通过吊机设备下放钢筋笼和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与钢筋笼嵌固满足设计要求。
其中,竖向定位具体包括:通过刀架与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焊接,刀架固定在地面上,完成竖向定位。
其中,平面定位具体包括:采用坐标定位方法对定位钢板进行对位,对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平面位置进行调整,完成平面定位。
其中,调整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垂直度,具体包括:在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一侧设置测斜管,测斜管对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倾斜角度进行测量。
其中,向第一浇筑体和第二浇注体内浇筑混凝土之后,还包括:
在土方开挖后,完成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与水平结构连接节点相应部位结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52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