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臭水体中挥发性气体的采集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01122.1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6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布乃顺;赵亭;李予博;刘岚昕;薛洁晓;王赫;宋有涛;付保荣;朱京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挥发性 气体 采集 装置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黑臭水体中挥发性气体的采集装置,包括立柱(1),其特征在于:立柱(1)上设有若干层金属框架(2),金属框架(2)内安装硅树脂管(3),硅树脂管(3)内插入支撑弹簧(4),硅树脂管(3)的两端口分别与金属框架(2)外侧的两根不锈钢管(5)的一端相连,不锈钢管(5)的另一端分别与塑料管(6)的一端密封连接,两根塑料管(6)的另一端分别与三通阀(7)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接,三通阀(7)第三接口通过管路与干燥管(8)和流量计(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树脂管(3)在金属框架(2)内呈S型盘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立柱(1)上设有若干孔,根据实际采集深度,调整若干层金属框架(2)之间的距离后,通过螺栓将金属框架(2)和立柱(1)固定。
4.一种黑臭水体中挥发性气体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采集装置,方法如下:
1)根据采集黑臭水体中不同深度挥发性气体的需求,调整若干层金属框架(2)之间的距离后,通过螺栓将金属框架(2)与立柱(1)固定;
2)将最下层的金属框架(2)置于黑臭水体底泥与水体的界面上,然后将采集装置的外围用钢板固定,放置10-20天;
3)在采集黑臭水体中挥发性气体时,将与待采集深度所对应层的金属框架(2)内的硅树脂管(3)连通的管路与气体监测仪(10)连接,然后打开三通阀(7),硅树脂管(3)内的气体经过干燥管(8)干燥后,用流量计(9)控制气体流速进入到气体监测仪(10)中,进行检测,检测后,通过管路的端口收集气体,备用;
4)该层检测后,关闭三通阀(7),将气体监测仪(10)停止至少60分钟后,进行下一深度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大学,未经辽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11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