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为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7409.1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3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祝淑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20 | 分类号: | G06V40/20;G06V10/764;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胡影;朱惠琴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为 识别 方法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为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智能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实时采集的图像帧;提取图像帧中的人体骨骼信息;获取第一人体骨骼序列和第二人体骨骼序列,第一人体骨骼序列和第二人体骨骼序列均包括L个连续的图像帧的人体骨骼信息,第一人体骨骼序列中的最后一个人体骨骼信息是当前图像帧的人体骨骼信息,第二人体骨骼序列中的最后一个人体骨骼信息是第一图像帧的人体骨骼信息,第一图像帧在当前图像帧之前且与当前图像帧之间相差d个图像帧,d小于L;根据第一人体骨骼序列和第二人体骨骼序列,确定是否能够得到可信识别结果。本发明可以对包含多个动作、背景的连续视频流进行实时准确地行为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为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行为识别,其是智能监控及人机交互等领域的一项基础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等算法技术来分析由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数据,感知视频场景中人的行为。随着5G的发展以及物联网边缘智能应用的持续推进,行为识别技术的应用价值会不断的扩大,其应用领域将会非常广泛,如老人监护、安防、教育及购物等等。
目前大多数行为识别都是通过监控人员观察监控视频完成,这种行为识别方法存在人力成本高、人力无法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和识别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出现了很多行为识别算法。但这些行为识别算法多是应用在离线非实时场景下,无法对包含多个动作、背景的实时连续视频流进行准确的行为识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行为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目前无法对包含多个动作、背景的实时连续视频流进行准确的行为识别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行为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实时采集的图像帧;
提取所述图像帧中的人体骨骼信息;
获取第一人体骨骼序列和第二人体骨骼序列,所述第一人体骨骼序列和第二人体骨骼序列均包括L个连续的所述图像帧的人体骨骼信息,所述第一人体骨骼序列中的最后一个人体骨骼信息是当前图像帧的人体骨骼信息,所述第二人体骨骼序列中的最后一个人体骨骼信息是第一图像帧的人体骨骼信息,所述第一图像帧在所述当前图像帧之前且与所述当前图像帧之间相差d个图像帧,d和L为正整数且d小于L;
根据所述第一人体骨骼序列和所述第二人体骨骼序列,确定是否能够得到可信识别结果,并在确定能够得到可信识别结果时,输出所述可信识别结果。
可选的,所述获取第一人体骨骼序列和第二人体骨骼序列,包括:
将从第二图像帧开始的图像帧中提取的人体骨骼信息,依次添加至长度为L的预设队列,直至所述预设队列已满,获取所述预设队列中的L个人体骨骼信息作为所述第二人体骨骼序列;所述第二图像帧为所述第二人体骨骼序列中的第一个人体骨骼信息所属的图像帧;
删除所述预设队列中最早添加的d个人体骨骼信息,继续按照时间顺序存储从所述图像帧中提取的人体骨骼信息,直至所述预设队列再次被填满,获取所述预设队列中最新的L个人体骨骼信息作为所述第一人体骨骼序列。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从所述图像帧中成功提取到人体骨骼信息,则清空所述预设队列中已有的人体骨骼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人体骨骼序列和所述第二人体骨骼序列,确定是否能够得到可信识别结果,包括:
将所述第二人体骨骼序列输入至Softmax分类器,得到N个预设动作分别对应的第一概率值;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将所述第一人体骨骼序列输入至所述Softmax分类器,得到所述N个预设动作分别对应的第二概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4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