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线性GaN基毫米波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91531.8 申请日: 2020-10-13
公开(公告)号: CN112310212A 公开(公告)日: 2021-02-02
发明(设计)人: 王洪;刘晓艺;陈竟雄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H01L29/778 分类号: H01L29/778;H01L29/06;H01L21/335;B82Y40/00;B82Y10/00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江裕强
地址: 528400 广东省中山***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线性 gan 毫米波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线性GaN基毫米波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器件包括AlGaN/GaN异质结外延层,所述AlGaN/GaN异质结外延层为凸台结构,凸台上方突起部分为有源区,有源区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源电极和漏电极,不同掺杂浓度的p型GaN层位于有源区上表面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之间,其中,所述不同掺杂浓度的p型GaN层由不同掺杂浓度,但厚度相同的第一p型GaN和第二p型GaN沿栅宽前后排列形成,并且第一p型GaN的后表面和第二p型GaN的前表面相重合,左右边缘对齐;栅电极位于不同掺杂浓度的p型GaN层的上方。本发明提出的在栅极下放置不同掺杂浓度的p型GaN层的结构,有效地调制了器件的阈值电压,提高了器件的线性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线性GaN基毫米波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GaN基HEMT器件在卫星、通信、雷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GaN属于III族氮化物,具有出色的击穿能力、更高的电子密度及速度、耐高温和耐辐射等优势,适合发展高频、高温以及高功率的电子器件。并且AlGaN/GaN异质结在室温下由于自发极化效应和压电极化效应,在异质结界面存在高浓度的二维电子气,所以具有AlGaN/GaN异质结的器件具有高电子浓度与高电子迁移率,在5G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反导雷达以及其他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信号动态范围的增大,对电路中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器件的跨导呈现典型的峰值特性,即跨导在高电流下严重退化,导致在高输入功率下器件增益迅速压缩,交调特性差,线性度低。在高功率微波器件大信号动态输入的应用中,如功率放大器,就会使得输入到功率器件中的大信号超出线性工作区,进入饱和区而失真,以至于传送出错误的信息。

研究人员已经尝试了许多方法来获得更宽的晶体管线性跨导曲线,比如通过抑制源极电阻随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的Fin-HEMT结构和复合沟道异质结构,但是Fin-HEMT结构会降低器件的饱和电流(Zhang M,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2018,65(5)),而复合沟道异质结构等外延结构在提高线性度方面十分有限,而且会导致沟道热阻增加。或是通过多个具有连续阈值电压的并联元件来展宽跨导曲线的TRG结构(WuS,et al,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2019,40(6)),但是需要非常精确的光刻和刻蚀过程控制。基于以上情况,如何降低对饱和电流的影响,降低对干法刻蚀的刻蚀精度的要求,达到更高的线性度是GaN基射频器件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的制备的高线性GaN基毫米波器件的缺陷以及局限,从采用不同阈值电压的元件并联的角度提出一种高线性GaN基毫米波器件的制备方法,其中用不同掺杂浓度的p型GaN实现不同的阈值电压,可以降低对干法刻蚀的刻蚀精度的要求,提高器件的线性度。

本发明的目的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一种高线性GaN基毫米波器件,包括AlGaN/GaN异质结外延层,所述AlGaN/GaN异质结外延层为凸台结构,凸台上方突起部分为有源区,有源区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源电极和漏电极,不同掺杂浓度的p型GaN层位于有源区上表面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之间,其中,所述不同掺杂浓度的p型GaN层由不同掺杂浓度,但厚度相同的第一p型GaN和第二p型GaN沿栅宽前后排列形成,并且第一p型GaN的后表面和第二p型GaN的前表面相重合,左右边缘对齐;栅电极位于不同掺杂浓度的p型GaN层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AlGaN/GaN异质结外延层的直径为2-10inch,总厚度为200μm-1mm。

进一步地,第一p型GaN和第二p型GaN的长度均在10nm与100nm之间,宽度大于5μm,厚度在5nm与100nm之间,掺杂浓度均大于1×103/c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未经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15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