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扣连接式室内机械设备用起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7135.8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4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治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奇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2 | 分类号: | B66F7/02;B66F7/28;B66F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江兰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室内 机械 备用 起吊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起吊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锁扣连接式室内机械设备用起吊装置。其包括吊起框架,吊起框架的内部靠近底侧的位置设有平移平台,平移平台的上侧设有移动车,平移平台的左右侧壁靠近中部的位置设有勾连装置,吊起框架的上侧设有驱动装置,吊起框架的左右两侧设有纤绳;吊起框架包括上下设置呈方形的底部支撑板和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和顶部支撑板之间的四角处固定连接呈方形的支撑柱,平移平台包括呈方形的平台支撑板,勾连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勾连支撑板,勾连支撑板的内部设有带动板和纤绳弯折装置,本发明主要解决在对被吊物体进行吊起时,被吊物体容易在放物平台上移动并存在从平台掉落可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起吊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锁扣连接式室内机械设备用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起吊装置是将机械设备或其他物件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机器。室内的起吊装置大多使用锁扣连接,锁扣连接的起吊装置的使用方便了起吊装置与被吊物体的连接。
在对被吊物体进行吊起时,被吊物体容易在放物平台上移动,操作人员需要对被吊起物进行单独的定位,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同时移动的物体存在从平台掉落的可能,给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扣连接式室内机械设备用起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锁扣连接式室内机械设备用起吊装置,包括吊起框架,所述吊起框架的内部靠近底侧的位置设有平移平台,所述平移平台的上侧设有移动车,所述平移平台的左右侧壁靠近中部的位置设有勾连装置,所述吊起框架的上侧设有驱动装置,所述吊起框架的左右两侧设有纤绳;
所述吊起框架包括上下设置呈方形的底部支撑板和顶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和顶部支撑板之间的四角处固定连接呈方形的支撑柱,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的侧壁开设有平台限位槽;
所述平移平台包括呈方形的平台支撑板,所述平台支撑板的四角处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呈L形的平台滑动块,所述平台滑动块的一端设置在平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平台支撑板的上表面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呈方形的侧边固定板,两个所述侧边固定板之间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呈方形的移动轮限位板,所述侧边固定板的上端靠近中部的位置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呈方形的铰接块,两个所述铰接块之间滚动连接有呈圆柱形的铰接柱,所述铰接柱的侧壁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呈方形的旋转推动板和呈L形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一端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呈半环形的半环连接块;
所述移动车包括呈方形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移动轮;
所述勾连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勾连支撑板,所述勾连支撑板的内部设有带动板和纤绳弯折装置,所述勾连支撑板包括呈方形的勾连支撑板体,所述勾连支撑板体固定连接在平台支撑板的侧部上,所述勾连支撑板体的内部开设有呈方形的勾连槽,所述勾连槽的内部侧壁上左右对称开设有带动滑槽,所述勾连槽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呈圆柱形的勾连圆柱,两个所述勾连圆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呈半环形的开口朝下的勾连环,所述勾连支撑板体靠近底部的一侧边缘处铰接有呈方形的勾连挡板,所述带动板包括呈方形的带动板体,所述带动板体的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和带动滑槽相适配的带动滑块,所述带动板体的一侧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带动块,所述带动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呈圆柱形的带动柱,所述纤绳弯折装置包括呈圆柱形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纤绳勾,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侧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纤绳勾包括滑动勾块,所述滑动勾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纤绳弯勾,所述滑动勾块上开设有和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滑动槽;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电机的左右两侧设有纤绳绞架,所述纤绳绞架上铰接有纤绳绞圈,所述纤绳绞圈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带动齿轮啮合;
所述纤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勾形的勾连勾,所述纤绳的另一端缠绕在纤绳绞圈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奇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奇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7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断层图像的轮廓自动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连续进料的微波裂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