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心机冷却系统双回路改单回路运行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4102.X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8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翔;吴宏伟;王学敏;孔炜;张博宁;王海丞;朱磊;张兆旸;王俊轩;张改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5/02 | 分类号: | B04B15/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任超 |
地址: | 730065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机 冷却系统 回路 运行 系统 方法 | ||
一种核供料取料用局排风机非接触式传动方法,包括离心机,包括以下步骤:S1:打开冷却水回水连通阀,关闭冷却水进口阀,打开冷冻水循环水泵旁通阀,停止冷冻水循环水泵运行,关闭冷冻水进口阀,离心机冷却水回水由离心机流向制冷机蒸发器;S2:打开冷却水供水连通阀,关闭冷冻水出口阀、冷却水出口阀,离心机冷却水供水由制冷机蒸发器流向离心机。S3:调整制冷机蒸发器出水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铀浓缩生产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机冷却系统由两个回路运行改为一个回路运行的管线连接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离心机冷却系统为双回路系统,由内回路和外回路两个回路组成,内回路为冷却水循环回路,外回路为冷冻水循环回路,冷冻水通过热交换器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间接带走离心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由于热量传递是通过热交换器间接进行,冷损失较大,制冷设备负载率高,耗电多。为节能降耗,将离心机冷却系统双回路改为单回路,减少一个热交换环节,由制冷机直接向离心机提供冷却水。
将双回路改为单回路时,为确保冷却水连续供给,按常规离心机冷却系统必须转为单管运行,需要操作离心机各个区段的供水阀门和回水阀门,然后焊接连接。操作过程复杂,涉及阀门数量庞大,阀门密封性不确定,冷却水水质受到焊渣污染,直接影响到离心机的安全稳定运行,风险较大。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不用操作离心机冷却水区段阀门、内回路管道无焊接作业,就可以实现离心机冷却水直接供给的管道连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机冷却系统不间断运行的条件下,将双回路运行改为单回路运行的线路连接方法,连接简单可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离心机冷却系统双回路改单回路运行系统,包括离心机,离心机连接循环水泵,循环水泵连接水泵出口管道端口及冷却水进口阀,冷却水进口阀连接热交换器,水泵出口管道端口连接冷却水回水连通阀,冷却水回水连通阀分别连接冷冻水循环水泵、冷冻水循环水泵旁通阀,冷冻水循环水泵、冷冻水循环水泵旁通阀均连接制冷机蒸发器;
离心机还连接冷却水出口阀及冷却水排污端口,冷却水出口阀连接热交换器,冷却水排污端口连接冷却水供水连通阀,冷却水供水连通阀连接冷冻水排污端口,冷冻水排污端口分别连接冷冻水出口阀8、制冷机蒸发器;
热交换器连接冷冻水进口阀、冷冻水出口阀,冷冻水进口阀连接冷冻水循环水泵、冷冻水循环水泵旁通阀、冷却水回水连通阀,冷冻水出口阀连接制冷机蒸发器。
一种核供料取料用局排风机非接触式传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冷却水回水连通阀,关闭冷却水进口阀,打开冷冻水循环水泵旁通阀,停止冷冻水循环水泵运行,关闭冷冻水进口阀,离心机冷却水回水由离心机流向制冷机蒸发器;
S2:打开冷却水供水连通阀,关闭冷冻水出口阀、冷却水出口阀,离心机冷却水供水由制冷机蒸发器流向离心机。
S3:调整制冷机蒸发器出水温度。
所述S3中,根据工艺对离心机冷却水温度的要求,调整制冷机蒸发器出水温度。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
(1)不用操作与离心机安全稳定运行密切相关的离心机区段阀门,就可以将离心机冷却系统由双回路运行改为单回路运行,所操作的阀门数量较少,连接简单可靠。
(2)在管道和阀门连接过程中,正在运行的离心机冷却系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受影响。
(3)涉及离心机冷却系统内回路的管道和阀门连接,都是通过管道原有的盲端法兰连接,无焊接作业,冷却水水质不受影响。
(4)通过本发明方法,离心机冷却系统减少一个热交换环节,由制冷机直接为离心机提供冷却水,制冷机冷冻水出水温度提高,负载率下降,节能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41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