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共价介孔荧光分子印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3117.4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1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龙华;张金娜;徐铭含;徐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65;B82Y20/00;B82Y30/00;B82Y40/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71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价 荧光 分子 印迹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荧光复合材料制备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共价介孔荧光分子印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制备量子点‑碳点;制备半共价分子印迹模板前体‑BPAP;制备介孔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本发明合成分子印迹模板前体‑BPAP,增加了传统对双酚A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反应条件温和,对目标物呈现高灵敏性、高选择性及高重复性等特性。本发明制备的材料一步法合成不需要进行预处理,实现了对双酚A的快速识别和检测,且对环境友好,提高了双酚A检测的灵敏性,实现环境或食品中双酚A的高选择性高灵敏性分析检测;该发明提供的材料重复性好,在实际样品检测中得到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介孔荧光复合材料制备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孔荧光分子印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双酚A可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有机材料,已广泛用于牛奶等纸质包装材料中以及饮水杯、奶瓶、罐头所用的密封胶中,双酚A制品的大规模生产,使得双酚A已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并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研究表明,双酚A因其内分泌干扰性和致癌性,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关于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中严禁使用双酚A的法规。目前双酚A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液相色谱法(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酶联免疫法以及电化学传感器方法等。这些方法灵敏度固然很高,但检测耗时且仪器比较昂贵,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样品前处理也较繁琐,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对环境友好型的双酚A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通过半共价印迹法合成分子印迹模板前体-BPAP,增加了对双酚A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介孔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其多孔性,传质速度快,达到吸附平衡所需时间短;聚合物对双酚A特异性强,碳点的稳定性好,且碳点的荧光测定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因此介孔荧光分子印迹传感器检测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特异选择性应用于双酚A的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双酚A检测的半共价介孔碳点分子印迹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半共价分子印迹与荧光技术相结合,并引进介孔,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印迹聚合物,建立基于碳点-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对双酚A的检测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共价介孔荧光分子印迹高选择性高灵敏性复合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共价介孔荧光分子印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量子点-碳点制备
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0 mL N-(β-氨乙基)-γ-溴化铵,并用氮气脱气,持续加热至一定温度,在剧烈搅拌下迅速加入无水柠檬酸,反应1min,停止加热,将混合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用有机溶剂洗涤三次,收集纯化的碳点,最后将纯化的碳点分散在适量的乙醇中,得CDs乙醇分散液,并避光保存在4 ℃下;
(2)分子印迹模板前体-BPAP制备
在圆底烧瓶中,将双酚A和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散在四氢呋喃中,并在一定温度下氮气搅拌20小时,通过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收集所得液体,将混合溶液储存在4 ℃温度下以备使用;
(3)碳点-介孔分子印迹聚合物CDs@MIP制备
a.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超纯水组成混合溶液,并在剧烈搅拌下,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CDs乙醇分散液和氨水,然后用恒压滴液漏斗逐滴滴加交联剂和无水乙醇,所有反应均在黑暗中于室温下搅拌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31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