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采样与检测一体化的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9005.1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丰;刘朋;张丹梅;王思江;颜培;梁志强;刘志兵;焦黎;解丽静;赵文祥;王西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C12Q1/70;C12Q1/6844;A61B1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慧之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高彬 |
地址: | 40113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样 检测 一体化 微流控 芯片 | ||
1.一种集采样与检测一体化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微流控芯片本体的进样口匹配连接的中空采样软管,所述微流控芯片本体包括依次耦合连接的样本预处理区、核酸提取与纯化区、核酸扩增与检测区以及负压产生与驱动区;所述微流控芯片本体表面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中空采样软管的凹槽;
所述样本预处理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试剂预存区、回形流道、第一废液池;样本从所述进样口进入后,与所述第一试剂预存区中的试剂相互接触,在所述回形流道流动过程中充分混合,完成病毒灭活过程,废液储存至所述第一废液池;所述回形流道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位置在上的上底长为0.5毫米,位置在下的下底略短于上底,腰长为0.2毫米,腰与垂线之间的夹角为5度;
所述负压产生与驱动区产生负压,为采样提供驱动力,采集的样本依次通过所述中空采样软管、所述进样口、所述样本预处理区、所述核酸提取与纯化区以及所述核酸扩增与检测区,从而实现采样与检测一体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采样软管为硅胶软管、或塑胶软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采样软管长度可调节,可实现不同采集部位的样本采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部位包括口、鼻、下呼吸道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提取与纯化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废液池、第二试剂预存区、核酸提取反应通道、第三废液池;因样本预处理区中的流体较多,会先通过第二废液池,进行废液的再收集,而后与所述第二试剂预存区中的核酸提取试剂接触,在所述核酸提取反应通道流动过程中充分混合,完成核酸提取与纯化过程,废液储存至所述第三废液池。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扩增与检测区包括第三试剂预存区、恒温扩增反应池与第四废液池;经核酸提取与纯化后的样本与所述第三试剂预存区中的试剂接触,在所述恒温扩增反应池中进行反应,废液存储至所述第四废液池。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产生与驱动区包括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尾部伸出至所述微流控芯片本体之外;通过拉拽所述活塞杆,将在所述活塞内产生负压腔,为样本采集和样本在微流控芯片本体内部的流动提供驱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未经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90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