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气消声器及全地形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9945.2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0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应清;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F01N3/06;F01N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万双艳 |
地址: | 4000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消声器 地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消声器,包括筒体,筒体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一管道,出气端设置有火花收集器,筒体内通过若干隔板将筒体内腔沿进气端至出气端的方向依次分隔出若干腔室,且第一管道与最前端的腔室连通,火花收集器与最后端的腔室连通,至少一个隔板上开设有消声孔,消声孔的孔壁在隔板的厚度方向上呈弧形。应用该排气消声器,由于消声孔的孔壁在隔板的厚度方向上呈弧形,故气流能够被均匀分散,形成回旋气流,对隔板冲击减弱,同时减少了辐射噪声产生,降噪效果更显著。另外,通过在隔板上开设消声孔以降噪,无需设置内管,减少了相应焊接工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排气消声器的全地形车,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排气消声器,还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排气消声器在全地形车等车辆上均有使用,用以与发动机连接,降低排气噪音。
排气消声器筒体内部采用三管迷路排气消声器结构,并采用隔板加内管的方式连接前后腔室。在排气消声器的管路上布置很多小圆孔,以达到消声降噪的效果。然而,小圆孔结构通常仅对中频噪音降噪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排气消声器降噪效果受限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消声器,该排气消声器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排气消声器降噪效果受限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排气消声器的全地形车。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气消声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一管道,出气端设置有火花收集器,所述筒体内通过若干隔板将所述筒体内腔沿所述进气端至所述出气端的方向依次分隔出若干腔室,且所述第一管道与最前端的所述腔室连通,所述火花收集器与最后端的所述腔室连通,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消声孔,所述消声孔的孔壁在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上呈弧形延伸。
优选地,上述排气消声器中,所述消声孔的一侧孔壁由所述隔板向后呈曲面凸出形成,另一侧孔壁由所述隔板向前呈曲面凸出形成,且两侧所述孔壁之间形成允许气流通过的通道。
优选地,上述排气消声器中,两侧所述孔壁均呈局部球面。
优选地,上述排气消声器中,所述筒体内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所述筒体内腔沿所述进气端至所述出气端的方向依次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呈开口且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壁上开设有管道通孔以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呈开口且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火花收集器与所述第四腔室连通;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三隔板上设置有所述消声孔。
优选地,上述排气消声器中,所述筒体的最低点处开设有排水孔,与所述排水孔可拆卸密封连接的设置有密封堵头,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溢流孔。
优选地,上述排气消声器中,所述密封堵头为排水螺栓。
优选地,上述排气消声器中,所述火花收集器包括与所述筒体的出气端密封连接的尾盖、穿过所述尾盖并与所述尾盖密封固定连接的尾管、套装于所述尾管外且后端与所述尾盖固定连接的支撑框架和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前端的防火帽,所述防火帽的端面上开设有防火帽通孔且固定连接有覆盖所述防火帽通孔的钢丝网,所述支撑框架上固定连接有一圈钢丝网,所述尾管上设置有若干尾管通孔。
优选地,上述排气消声器中,所述支撑框架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垫,以与所述尾盖形成密封。
优选地,上述排气消声器中,所述第一管道的前端与发动机采用法兰盘连接,且所述第一管道前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法兰盘各螺栓连线的夹角均大于预设值以将各所述螺栓露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9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