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联吡啶的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4857.3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5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怀义;祝梓琳;缪梦昭;范中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C07D417/1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叶灿才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吡啶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联吡啶的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联吡啶为基础得到的新型配体化合物,在可见光区域内具有更好的吸收能力,有利于合成吸收范围更广的配合物,提高光动力治疗活性,对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尤其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能力,优于常见的联吡啶配体,有助于开发高效的抗癌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联吡啶的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背景
自二十世纪以来,癌症已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之一。全球每年约有880万人死于癌症,占总死亡人数近六分之一,每年全球被确诊癌症患者达1400万,我国每年约有220万死于癌症,且呈每年逐步上升趋势。癌症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三个方面。化学治疗,即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是指应用药物治疗癌症,这些特殊的药物可杀灭肿瘤细胞,目前已超过50种化疗药物,这些抗肿瘤药物多为核苷类,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且长期使用容易使肿瘤细胞产生抗药性。与有机化合物相比,金属配合物分子结构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容易在配体上引入其它分子活性基团,可以针对不同的底物结合环境进行相应的结构修饰;而且金属配合物相对比较稳定,容易在体内环境产生药效。
金属铂类化学药物是癌症治疗的常用的化疗药物,具有抗癌谱广、疗效确切等特点。其中广泛使用的铂类抗癌药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在世界范围内已成功地用于治疗各种癌症,例如卵巢癌,睾丸癌和其他癌症。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铂类抗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细胞会逐渐积累耐药性,降低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而使得药物失效。因此,近年来对于非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的研究逐渐增多。
非铂类金属配合物由于其可调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非铂类金属配合物利用其长寿命的磷光、良好的光稳定性和高量子产率,已经发展成为跟踪亚细胞细胞器的显像剂,同也被被开发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活性,在肿瘤诊疗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铱配合物由于选用2-苯基吡啶等光吸收能力差的配体,导致光吸收性能较差,光动力治疗活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联吡啶的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联吡啶的配体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
其中,R1和R2选自式II、式III、式IV或H,R1和R2不同为H;式II、式III和式IV的结构式为:
其中,式II、式III和式IV结构式中的X为与式I相接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R1和R2的结构式均为式II。R1和R2均为式II时,简记为bpyCN,化合物的结构为:
优选地,所述R1和R2的结构式均为式III。R1和R2均为式III时,简记为bpySN,化合物的结构为:
优选地,所述R1和R2的结构式均为式IV。R1和R2均为式IV时,简记为bpyPCN,化合物的结构为:
优选地,所述式II、式III和式IV结构式中N+结合I-。
上述基于联吡啶配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4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