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窖藏白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4624.3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9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克贤;张绍伦;丁超英;任克刚;廖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聚福轩万壶缘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4;A23F3/40;A23L5/20;C11D7/26 |
代理公司: |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642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窖藏 白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白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窖藏白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叶清理、(2)茶叶表尘去除、(3)茶叶定型、(4)茶叶萎调、(5)茶叶烘干、(6)茶叶窖藏。本发明可以最大程度保持白茶原有的口味,减少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在制作中的损耗,提高茶叶口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窖藏白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白茶是我国六大类茶类之一,起源地为福建省,具有“三降三抗”(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辐射、抗肿瘤、抗氧化)、消炎、清凉解毒等保健功效,深受市场欢迎。白茶的原料一般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菜茶、福云6号、福建水仙、福安大白茶等等,按照传统工艺萎凋、烘干制成,成品白茶外形满披白毫,汤色杏黄,滋味清甜,毫香显。但是现有技术中,,频繁使用高温处理,导致白茶营养损失严重,在制作中,缺少必须的措施来保护白茶营养成分,导致白茶口味差受众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窖藏白茶的加工方法,以尽量保全白茶中的营养成分,提高白茶的口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清理
将采摘后的茶叶摊开,捡出茶叶中的枝条、老叶、外表损伤的茶叶,将茶叶厚度控制在2-3cm,在20-25℃、0.6-0.7个标准大气压下摊放30-50min;
(2)茶叶表尘去除
将茶叶放置到25-30℃的密封容器中,充入氮气,使得容器内气压升至2-2.5个标准大气压,注入气化酸溶液,使得容器中的气体含水量为60-70%,将容器在100-120RPM的频率下振荡20-30min,然后将容器在1min-2min内恢复至常压,用洁净空气以0.8-1.2m/s的风速冲洗10-15min;所述气化酸溶液的制备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1-3份乙醇、2-3份苹果酸、1-3份柠檬酸、150-200份蒸馏水混合,用超声波雾化器雾化即可;
(3)茶叶定型
将茶叶放置到浸泡到定型液中,静置1-2min,将茶叶取出,在35-38℃下以1-2cm的厚度摊开,直至茶叶干燥至表面没有水迹;所述定型液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1-3份壳聚糖、3-5份苹果酸、1-3份琥珀酸、1-3份果胶、80-90份去离子水混合,在30-35℃下搅拌5-10min即可;
(4)茶叶萎调
将上一步骤处理的茶叶放在萎调房中,萎调15-20h,然后将茶叶置于氧气体积含量8-10%、相对湿度为90-100%的环境中,放置30-50min;
(5)茶叶烘干
将茶叶采用理条机进行造形,在100-110℃的烘箱中,烘干处理10-13s后,制得成品;
(6)茶叶窖藏
在陶罐下层铺设干燥剂,倒入茶叶,在茶叶表面覆盖保香剂,窖藏20-30天,将茶叶取出,放置到陶罐中储藏即可;所述干燥剂由质量比为1:3-5的氯化钙和硅胶混合而成;所述保香剂由质量比为3-5:8-10:1-2的紫苏、艾叶、肉桂粉碎为30-50目的粉末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茶叶与定型液的质量比为1:8-10。
进一步的,步骤(6)中,所述干燥剂、茶叶、保香剂的质量比为10:4-6:0.1-0.3。
进一步的,步骤(6)中,所述干燥剂与茶叶之间用陶片隔开。
进一步的,步骤(6)中,所述茶叶与保香剂之间用聚乙烯滤网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陶片开有直径2-3mm的小孔,孔密度为1-2个/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聚福轩万壶缘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聚福轩万壶缘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4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