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车辆电芯热失控的误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1778.7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2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3/04;B60L5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曾尧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车辆 电芯热 失控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识别车辆电芯热失控的误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属于车载电池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热失控报警,获取电池模组内多个子模组当前的电芯温度以及电芯电压;根据多个所述电芯温度确定所述电池模组是否发生热传导现象;在确定所述电池模组未发生热传导现象的情况下,根据多个所述电芯电压确定所述电池模组是否存在电压异常;在确定所述电池模组不存在电压异常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热失控报警为误报警。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获取电池模组各个子模组的电芯温度以及电芯电压,无需拆解电池即可识别接收到的热失控警报是否为误警报,避免了在热失控警报是误警报时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载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识别车辆电芯热失控的误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热失控是新能源车辆最危险一种失效模式,热失控是由于其内部子模组单体放热反应所引起的电芯不可控温升的现象。由于热失控发生时间短且危害性极大,因此相关技术中对热失控采取了尤为紧急的处理策略,即立即切断电芯能量的输入与输出,阻止电芯的放电与充电,然而相关技术中对热失控警报的真实性无法准确的判断,若车辆处于高速行驶状态下,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了误报,汽车动力来源被切断,此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此外,排查人员需要将电池模组卸下并进行拆解,然后确认其内部实际情况来判断热失控警报是否为误报警,此方法耗时费力,并且排查人员在拆解排查过程中,将会承担一定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识别车辆电芯热失控的误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需要拆解电池才能判断热失控警报的真实性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识别车辆电芯热失控的误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热失控报警,获取电池模组内多个子模组当前的电芯温度以及电芯电压;
根据多个所述电芯温度确定所述电池模组是否发生热传导现象;
在确定所述电池模组未发生热传导现象的情况下,根据多个所述电芯电压确定所述电池模组是否存在电压异常;
在确定所述电池模组不存在电压异常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热失控报警为误报警。
可选地,所述根据多个所述电芯温度确定所述电池模组是否发生热传导现象包括:
将多个所述电芯温度进行排序,得到最低电芯温度以及最高电芯温度;
计算所述最低电芯温度与除最高电芯温度以外的其他每一所述电芯温度之间的差值,得到多个温度差值;
在所述多个温度差值均处于温度安全阈值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池模组未发生热传导现象;
在所述多个温度差值中有大于一个的温度差值不处于所述温度安全阈值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池模组发生热传导现象。
可选地,所述根据多个所述电芯电压确定所述电池模组是否存在电压异常包括:
将多个所述电芯电压进行排序,得到最低电芯电压以及最高电芯电压;
在所述最低电芯电压与所述最高电芯电压之间的差值处于电压安全阈值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池模组不存在电压异常;
在所述最低电芯电压与所述最高电芯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处于所述电压安全阈值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池模组存在电压异常。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电池模组发生热传导现象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热失控报警非误报警;或者,在确定所述电池模组存在电压异常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热失控报警非误报警;
在确定所述热失控报警非误报警的情况下,控制电池模组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7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