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高精度力矩秤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9672.3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1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孔丹群;鞠鹏;李俊;王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乾利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2 | 分类号: | G01M1/12;G01M1/02;G01L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刘囝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高精度 力矩 | ||
1.旋转式高精度力矩秤,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架装置(1)、旋转装置(2)、力矩测量装置(3)和测试座装置(4);其中:
测试架装置(1)固定在旋转装置(2)的顶部,
旋转装置(2)固定在力矩测量装置(3)的顶部,
力矩测量装置(3)固定在测试座装置(4)上,
测试座装置(4)包括测试架保护装置(41)、桨叶定位保护装置(42)和测试底座装置(43);
测试架保护装置(41)、桨叶定位保护装置(42)均固定在测试底座装置(43)上,且测试架保护装置(41)位于测试架装置(1)下方;
桨叶定位保护装置(42)固定在测试底座装置(43)远离测试架装置(1)的一侧;桨叶定位保护装置(42)包括第二升降底板(421)、第二升降板(424)、第二升降上板(427)、第二顶升座(426)、第二丝杆升降机(428)、第二手轮轴(429)、第二手轮(4210)和两第二顶升杆(425)、两第二导轴(422)、两第二直线轴承(423);其中:
第二升降上板(427)固定在测试底座装置(43)上,
两第二导轴(422)对称固定在第二升降上板(427)内,且两第二导轴(422)底端固定在第二升降底板(421)上,
两第二直线轴承(423)分别套设在两第二导轴(422)上、且可沿第二导轴(422)轴向滑动,
两第二直线轴承(423)分别固定在第二升降板(424)内,第二升降板(424)可沿着第二导轴(422)滑动,
第二丝杆升降机(428)固定在第二升降底板(421)的顶部中心,且其上端与第二升降板(424)连接固定,
第二手轮轴(429)固定在第二丝杆升降机(428)一侧驱动轴上,
第二手轮(4210)固定在第二手轮轴(429)一侧,
第二顶升杆(425)对称固定在第二升降板(424)的顶部两侧,
第二顶升座(426)与两第二顶升杆(425)的顶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高精度力矩秤,其特征在于:力矩测量装置(3)包括传感器上垫板(31)、传感器(32)、支脚(33)、传感器下垫板(34)、测试板(35)、翻转架(36);
翻转架(36)固定在测试底座装置(43)上,
传感器上垫板(31)固定在传感器(32)顶部受力端,
传感器下垫板(34)顶端固定在传感器(32)底部支撑端,
测试板(35)固定在翻转架(36)顶部,
支脚(33)固定在测试板(35)底部远离翻转架(36)一侧,并与传感器上垫板(31)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高精度力矩秤,其特征在于:旋转装置(2)包括转台(21)和连接件(22),
连接件(22)固定在转台(21)上端面,且与测试架装置(1)连接,
转台(21)底部固定在测试板(35)顶部、且靠近翻转架(36)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高精度力矩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架装置(1)包括测试架配重装置(11)、测试架(12)、螺旋桨桨叶工装(13)、桨叶工装安装支座(14)和刀口式配重装置(15);
测试架(12)固定在连接件(22)顶部,
桨叶工装安装支座(14)固接于测试架(12)的顶部,
螺旋桨桨叶工装(13)安装在桨叶工装安装支座(14)上,
测试架配重装置(11)固定在测试架(12)一侧,
刀口式配重装置(15)固定在测试架(12)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高精度力矩秤,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桨叶工装(13)包括上工装压环(131)、下工装压环(132)、压环支撑套筒(133)和调节扳手(134);其中:
调节扳手(134)固定在压环支撑套筒(133)一端的整圆法兰顶部,
下工装压环(132)固定在压环支撑套筒(133)内,
上工装压环(131)固定在下工装压环(132)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乾利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乾利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96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机器人自动化钻孔系统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自动贴标收尾的立式收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