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抗灾韧性能力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8936.3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5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高霖;王明振;黄宜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袁茹坤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道路 交通 网络 抗灾 韧性 能力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抗灾韧性能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搜集道路交通网络信息;步骤2、选择节点和链路;步骤3、绘制道路交通网络可视化模型并对各节点和链路进行编号;步骤4、获取各编号的节点的应急资源占有情况,获取各编号链路的长度数据、行程时间数据和平均小时交通量数据;步骤5、计算节点i的节点重要度Ii;步骤6、计算出节点i,j间各条独立路径的重量度步骤7、计算出网络抗灾韧性能力评价指标RP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门针对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抗灾韧性能力的评估方法,填补了针对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抗灾韧性能力评估方面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城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抗灾韧性能力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抗灾韧性能力是指,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是城市发展的经济命脉,作为人、财、物移动和运输的承载体,具有面大线广、结构类型多样的特征。近年来,韧性城市发展理念在我国逐渐兴起,它要求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具有一定的抗灾韧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但目前,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抗灾韧性能力研究较少,关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抗灾韧性能力研究则更少。
目前也有针对公路路网抗灾能力评估,但是尚不存在针对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抗灾韧性能力评估方法。
针对公路路网抗灾能力评估是首先进行链路单元抗灾能力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节点间路网的复杂程度。简单路网采用串联系统模型、并联系统模型以及由串联和并联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模型,但是这种方法仅仅能用于特别简单的路网进行评估;复杂路网分析所采用的蒙特卡洛模拟属于基于假定的计算机多次重复计算,并不是有针对性的精确计算,计算精确度特别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抗灾韧性能力评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网络地图平台或实地走访,搜集所需分析区域的道路交通网络信息;
步骤2,选择道路交通网络节点,选择道路交通网络链路;
步骤3,根据各节点和链路之间的连接关系绘制道路交通网络可视化模型,并在道路交通网络可视化模型上对各节点及链路进行编号,各节点的编号分别为1,2,……,n,各链路的编号分别为1,2,……,y;
步骤4,获取各编号的节点的应急资源占有情况,获取各编号链路的长度数据、行程时间数据和平均小时交通量数据;
步骤5,根据公式1:
计算出节点枢纽程度指数DCi,上式中i为其中一个节点的编号,dci为与节点i直接相连的链路数,也即节点i的度中心度;
根据公式2:
计算出节点i位于网络中其他任意两个节点最短路径中的概率bci,也即节点i的介数中心度,上式中,i、j和f分别为3个不同的节点编号,n为节点总数,njf为节点j至节点f的最短路径数目,njf(i)为节点j至节点f的最短路径中经过节点i的最短路径的数目;
根据公式3:
计算出节点中心程度指数BCi;
根据公式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8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时监测式控温发酵罐
- 下一篇:一种锅炉吹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