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8523.5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0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荣玉龙;余倩;龚泽文;陆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01M11/03;F02B2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动机 冷却 装置 | ||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供第一待冷却流体流过的第一管道和供第二待冷却流体流过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从壳体内穿过,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间隙布置,所述壳体上设有供冷却液流入壳体的入口和供冷却液流出壳体的出口;
所述壳体成圆筒状,包括环形侧壁和设置在所述环形侧壁两端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所述入口和出口设置在壳体的环形侧壁上,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穿过所述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
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主内管、第一副内管、过渡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主内管和第一副内管并排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过渡管设置在壳体的第一端壁处并与第一主内管和第一副内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设置在壳体的第二端壁处,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主内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一副内管连通;
所述第一主内管位于所述壳体的中心,所述第一副内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有多个,所述第一副内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数量相等,所述多个第一副内管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多个第一副内管环绕所述第一主内管设置,相邻的第一副内管之间及第一主内管和第一副内管之间设有间隙,以供冷却液流过;
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二内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设置在壳体的第一端壁处并与所述第二内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管设置在壳体的第二端壁处并与所述第二内管的另一端连通;
所述第二内管有多个,所述多个第二内管环绕所述第一主内管设置,且所述多个第二内管和所述多个第一副内管沿第一主内管的周向交替设置,所述第二内管与第一主内管之间及与相邻的第一副内管之间设有间隙,以供冷却液流过;
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环状的导流件,所述第一主内管、第一副内管和第二内管设置在所述导流件内,所述导流件的侧壁上设有供冷却液流入导流件的第一狭缝和供冷却液流出导流件的第二狭缝,所述第一狭缝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第二狭缝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第一副内管和第二内管之间设有间隙,以供冷却液流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内管和/或第一副内管内设置有过滤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狭缝与所述入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狭缝与所述出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狭缝与第二狭缝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狭缝沿所述导流件的轴向贯穿导流件,所述第二狭缝沿所述导流件的轴向贯穿导流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狭缝有多个,所述多个第一狭缝的一部分与相邻的一个第一副内管相对,所述多个第一狭缝的其余部分与相邻的一个第二内管相对;所述第二狭缝有多个,所述多个第二狭缝的一部分与相邻的一个第一副内管相对,所述多个第二狭缝的其余部分与相邻的一个第二内管相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阻隔件和第二阻隔件,所述第一阻隔件和第二阻隔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壳体的环形侧壁与导流件之间以阻止冷却液流动,所述第一狭缝、所述第一阻隔件、所述第二狭缝和所述第二阻隔件沿第一主内管的周向顺次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件从所述第一端壁延伸到所述第二端壁,所述第二阻隔件从所述第一端壁延伸到所述第二端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内管、第一副内管及第二内管的横截面成六边形,所述第一副内管为三个,所述第二内管为三个。
8.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85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理学实验用催眠设备
- 下一篇:一种能够结合多种病毒的蛋白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