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备有滞后模块的车辆用可折叠加速踏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6591.8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2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金恩植;金贤旭;卞盛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璇;李新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备 滞后 模块 车辆 可折叠 加速 踏板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配备有滞后模块的车辆用可折叠加速踏板装置。在驾驶员直接驾驶车辆的手动驾驶模式下,踏板垫从踏板壳体突出以向驾驶员暴露。在驾驶员不直接驾驶车辆的自动驾驶模式下,踏板垫缩入踏板壳体中以便不向驾驶员暴露。当操作踏板垫时,可以通过滞后模块实现滞后。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配备有滞后模块(hysteresis module)的车辆用可折叠加速踏板装置,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可折叠加速踏板装置,该可折叠加速踏板装置被配置为在手动驾驶模式下踏板垫从踏板壳体突出并且暴露于驾驶员侧从而使得驾驶员能够进行操作,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踏板垫缩入踏板壳体中以便隐藏从而使得驾驶员不能进行操作。
背景技术
自动驾驶车辆是采用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车辆,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在没有驾驶员直接操作方向盘、加速踏板、制动器等的情况下使车辆行使到目的地。近年来,这些车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可以进行自动驾驶的情况下,驾驶员可以在驾驶员直接驾驶车辆的手动驾驶模式和不直接驾驶车辆的自动驾驶模式之间进行选择。
例如,在自动驾驶模式下,驾驶员不操作车辆的加速踏板或制动踏板。如果驾驶员在自动驾驶期间常识操作这些踏板中的任一个,则车辆控制单元判断驾驶员期望结束自动驾驶并且期望手动驾驶车辆,并且结束对自动驾驶的控制。
在自动行进模式下,驾驶员需要例如通过伸展他/她的腿来舒适地休息。然而,当位于驾驶员的座椅下方的空间中的踏板(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仍然暴露于室内时,可能妨碍驾驶员休息。
因为车辆的踏板被安装成暴露于驾驶员座椅下方的空间中,所以担心驾驶员可能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无意地(例如,错误地)操作踏板。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因根据道路状况或者行驶的车辆之间的距离而发生事故。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踏板装置,在手动驾驶模式下,踏板垫以向驾驶员暴露的方式突出从而驾驶员能够进行操作,并且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踏板垫以防止暴露的方式缩入从而驾驶员不能进行操作,以在确保驾驶员安全的同时使驾驶员能够舒适地休息,并且防止踏板装置的错误操作。
前述内容仅旨在帮助理解本公开的背景并且因此不应当被理解为承认本公开落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范围。
发明内容
用于车辆的可折叠加速踏板装置包括踏板垫,该踏板垫配备有实现滞后效应的滞后模块并且被配置为在手动驾驶模式下,踏板垫从踏板壳体以向驾驶员暴露的方式突出从而驾驶员能够进行操作,并且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踏板垫以隐藏的方式缩入踏板壳体中从而驾驶员不能进行操作。踏板装置的优点是,驾驶员可以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舒适地休息以及防止踏板的错误操作从而提高了在自动驾驶模式下驾驶员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本公开的目的,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配备有滞后模块的车辆用可折叠加速踏板装置,该装置包括:踏板壳体,固定地安装在驾驶员的座椅的下方的空间中;踏板垫,通过铰链销可旋转地结合到踏板壳体并且可由驾驶员的脚操作;滞后模块,该滞后模块以可直线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踏板壳体中,该滞后模块连接到踏板垫,并且被配置为当由驾驶员操作踏板垫时产生滞后效应;以及直线马达,固定地安装在踏板壳体中,并且包括连接到滞后模块的马达杆,该直线马达产生用于使马达杆往复运动的动力。通过马达杆的往复运动使滞后模块直线移动,踏板垫缩入踏板壳体中以处于踏板垫被隐藏的隐藏状态或者从踏板壳体突出以处于踏板垫暴露的弹出状态。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印刷电路板(PCB),该印刷电路板固定地安装在踏板壳体中,并且电连接到直线马达以控制直线马达的运转。
在该装置中,踏板垫可以是管风琴形状垫,踏板垫具有通过铰链销结合到踏板壳体的下端部以及绕铰链销向前和向后旋转的上端部,踏板垫的上部可以结合到滞后模块。
在该装置中,踏板壳体可以具有上下延伸的引导槽,并且滞后模块可以具有引导突起,该引导突起插入该引导槽并且沿该引导槽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65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