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增稠作用组份在制备降低饮酒后形成血醇含量食品的用途和包含该组份的食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5418.6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0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华;赵燚飞;王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利华 |
主分类号: | A23L29/25 | 分类号: | A23L29/25;A23L29/269;A23L29/238;A23L33/12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增稠 作用 制备 降低 饮酒 形成 含量 食品 用途 包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增稠作用组份在制备降低饮酒后形成血醇含量食品的用途,食用该食品后30分钟内饮酒可以降低饮酒后形成血醇含量,达到预防醉酒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上述有增稠作用组份的食品。本发明食品入胃30分钟后,在撑开胃/肠的同时可以增稠胃液,在胃壁和/或小肠壁上形成粘稠层,从而从源头上降低了酒中乙醇进入血液的可能性。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使用方便,并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尤其适用于因为各种原因需要超量饮酒的人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增稠作用组份在制备降低饮酒后形成血醇含量食品的用途和包含该组分的食品。
背景技术
很多食品含有增稠作用的组份,这些组份在食品中或起胶粘、包胶、成膜作用;或起脱模、润滑作用;或起膨松、膨化作用;或起结晶控制作用;或起稳定、悬浮作用等等。常用的具有增稠作用的组份有:明胶、酪蛋白酸钠、阿拉伯胶、罗望子多糖胶、田菁胶、海藻酸钠(褐藻酸钠、藻胶)、卡拉胶、果胶、黄原胶、β-环状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淀粉磷酸酯钠(磷酸淀粉钠)、羧甲基淀粉钠和藻酸丙二醇酯(PGA)等等。
有增稠作用的组份也有用于解酒产品的报道,例如,《一种解酒方法及解酒制品》(申请号200710098866.0)利用成胶物质果胶和成胶促进剂的相互作用,使胃内的乙醇与其结合成复合凝胶状物,从而减少乙醇的体内吸收。《一种离子释放型凝胶化的解酒和抑制食物成分吸收的方法和制品》(申请号200810056451.1)利用酸性红酒或胃酸的作用,使肠胃内的乙醇或食物成分与成胶物质果胶或海藻酸盐和钙离子结合形成复合凝胶,从而减少乙醇的体内吸收。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上述果胶或海藻酸盐在解酒的使用环境都是形成了凝胶而并不是起到增稠作用,它们在该使用环境中通常不能称之为增稠剂,换言之,本申请所说的具有增稠作用的组份是指其在使用环境中具有增稠作用,从而使得体系粘度增大,而不是形成凝胶。
目前市售的解酒产品有很多,功能各异,功能主要可以分为提神醒脑、护肝功能或者加速乙醇代谢,有的产品号称同时具有多种功能,但以通过提高乙醇脱氢酶等酶的活性,加速乙醇代谢,从而降低血液中的乙醇(简称“血醇”)含量,降低醉感,降低乙醇对身体的伤害的解酒产品为多。这类解酒产品是在乙醇进入血液后才发挥作用,此时乙醇对于身体各个器官的不良影响已经开始了,其降低的是乙醇对身体的伤害后果。
民间也有在喝酒之前先食用油质食物,如肥肉、肘子等,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的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保护胃部,以防止乙醇渗透胃壁,从而达到解酒的说法,但事实上,上述方法仅能部分降低上头的感觉而并不能明显降低血醇的含量。
发明内容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技术方案,本申请人已经提出了一个专利申请(王利华.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及用途:中国, 202010139410.8[P].2020-04-22),本发明是在该专利申请上的扩展。如果目的不是在降低醉感和血醇的同时抗饥饿,相对于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本发明中制备的包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食品,食用更快速,使用方式也更加灵活。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有增稠作用组份在制备降低饮酒后形成血醇含量食品的用途,食用包含该有增稠作用组份的食品后30分钟以内时间开始饮酒,相对于未食用包含该有增稠作用组份的食品而饮同样量的酒时,血醇含量和醉感均明显降低。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包含上述有增稠作用组份组分的食品,该食品可以有效降低饮酒后形成血醇含量,起到预防醉酒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所使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利华,未经王利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5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