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荷传输层及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2037.2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4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4 | 分类号: | H01L33/14;H01L33/26;B82Y15/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何志军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荷 传输 发光 器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荷传输层,应用于具有一发光层的发光器件,电荷传输层包括多个复合纳米粒子,其中,每个复合纳米粒子包括一第一粒子和包覆第一粒子的一层包覆层,包覆层为具有与发光层能级匹配的导电纳米层,以及,第一粒子为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的导电纳米颗粒。还公开了一种发光器件,包括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一发光层及上述电荷传输层,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任一者与发光层之间设置电荷传输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荷传输层及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得益于诸如高载流子迁移率,带隙可调,适配柔性制程,尤其是加工工艺简单且成本低等优异性能,钙钛矿材料在一系列光电子器件领域获得了极大关注。特别的,钙钛矿材料表现出的高发光效率,窄发射,连续可见光范围光谱可调等特点,使其有望应用于显示领域,尤其是高端显示。
目前主流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采用叠层器件结构,即钙钛矿发光层和正负电极之间夹有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电荷传输层的存在,能够大幅提升钙钛矿发光器件的效率及器件寿命,是开发高性能光电器件的重要一环;理想的电荷传输层应当具备与钙钛矿发光层匹配的能级、优异的载流子迁移率及较高的导电性;目前普遍使用的电荷传输层材料多为有机半导体,如PEDOT:PSS,PTAA,TPBi,B3PY,BCP等,但考虑到稳定性及寿命,有机材料具有一定弊端。无机氧化物材料具有优良稳定性及载流子迁移特性,如NiO,SnO2等,但无机氧化物材料往往不能兼具迁移率与能级匹配的优点,且无机离子表面的缺陷会大幅提升非辐射复合的概率。
因此,现需提供一种新的电荷传输层及发光器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荷传输层及发光器件,电荷传输层应用于具有一发光层的发光器件,每个所述复合纳米粒子包括一第一粒子和包覆第一粒子的一层包覆层,包覆层为具有与发光层能级匹配的导电纳米层,第一粒子为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的导电纳米颗粒。本申请具有复合纳米粒子的电荷传输层,使得发光器件具有稳定性、高迁移率、能级匹配等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荷传输层,应用于具有一发光层的发光器件,所述电荷传输层包括多个复合纳米粒子,每个所述复合纳米粒子包括一第一粒子和包覆所述第一粒子的一层包覆层,其中,所述第一粒子为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的导电纳米颗粒,所述包覆层为具有与所述发光层能级匹配的导电纳米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纳米粒子还包括至少一层间包覆层,所述层间包覆层为包覆所述第一粒子并由所述包覆层所包覆的层,且所述层间包覆层为用于能级过渡并具有载流子迁移率的导电纳米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粒子、所述层间包覆层及所述包覆层的材料均为氧化物半导体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发光层的材料为FAPbBr3时,所述第一粒子为氧化锌导电纳米颗粒,所述包覆层为二氧化钛导电纳米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发光层的材料为MAPbI3时,所述第一粒子为氧化锡导电纳米颗粒,所述包覆层为氧化锌导电纳米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发光层的材料为FAPbBr3时,所述第一粒子为氧化锡导电纳米颗粒,所述层间包覆层为氧化锌导电纳米层,所述包覆层为二氧化钛导电纳米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发光层的材料为MAPbI3时,所述第一粒子为氧化锌导电纳米颗粒,所述层间包覆层为二氧化钛导电纳米层,所述包覆层为ZnMgO导电纳米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纳米粒子的粒径尺寸范围为10nm~1000n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荷传输层包括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中的至少一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2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