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负极保护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8999.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6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贺江平;王俊喜;孙晓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思远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君信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6 | 代理人: | 薛吉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负极 保护 电路 | ||
1.一种锂电池负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三极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其中,所述第二NMOS管、所述第三NMOS管、所述第四NMOS管、所述第五NMOS管之间串联连接并在串联之后与所述第一NMOS管相互并联,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连接电源,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连接并共同连接所述电源,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并共同接地,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三NMOS管相并联,所述第四NMOS管、所述第五NMOS管之间串联之后与所述第二电阻相并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负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MOS管的衬底与第一组两个二极管的正极均相连,第一组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负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并共同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和漏极,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负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NMOS管的衬底与第二组两个二极管的正极均相连,第二组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负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NMOS管的衬底与第三组两个二极管的正极均相连,第三组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负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NMOS管的衬底与第四组两个二极管的正极均相连,第四组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负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NMOS管的衬底与第五组两个二极管的正极均相连,第五组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负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MOS管内部结构包括设置在最底层的深N阱、叠加在所述深N阱上并互相间隔的高压P阱和两个N阱、远离所述深N阱的P阱,所述高压P阱叠加在所述深N阱上的中间位置,所述两个N阱分别位于所述高压P阱的两侧并分别叠加在所述深N阱上的边缘位置,所述P阱与其中一个N阱相临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电池负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P阱内部包括一个P型衬底和位于所述P型衬底两侧的两个掺杂区,所述P型衬底作为所述第一NMOS管的衬底,所述两个掺杂区共同作为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所述两个N阱共同作为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所述N阱的掺杂区和所述高压P阱的掺杂区共同作为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远离所述深N阱的P阱接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负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NMOS管、所述第三NMOS管、所述第四NMOS管、所述第五NMOS管中的任一个NMOS管内部结构均包括设置在最底层的深N阱、叠加在所述深N阱上并互相紧靠的P阱和两个N阱、远离所述深N阱的P阱,叠加在所述深N阱上的P阱位于所述深N阱上的中间位置,所述两个N阱分别位于所述深N阱上的边缘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电池负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叠加在所述深N阱上的P阱内部包括两个P型衬底和两个掺杂区,所述两个P型衬底共同作为所述第二NMOS管的衬底,所述两个掺杂区分别作为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和漏极,在所述两个掺杂区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远离所述深N阱的P阱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思远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思远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89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