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歧化与烷基转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6008.5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5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经球;孔德金;丁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80 | 分类号: | B01J29/80;B01J37/08;B01J37/02;B01J37/00;C10G35/09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刘依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烷基 转移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催化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歧化与烷基转移的方法,该催化剂含有酸性分子筛组分、氧化物助剂、第一金属和/或第一金属氧化物,第二金属和/或第二金属氧化物,其中,所述第一金属选自VB、VIB和VIIB族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金属为与第一金属不同的金属组分,第一金属和/或第一金属氧化物固载在所述酸性分子筛组分上。本发明使用VB、VIB、VIIB族金属并固载在酸性组分上作为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分,具有反应活性高、芳烃损失低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及其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一种使用该催化剂的歧化与烷基转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甲苯与碳九及其以上重芳烃(C9+A)烷基转移反应增产二甲苯是有效利用重芳烃来增产二甲苯的方法,被广泛应用。甲苯与C9+A间的反应网络复杂,涉及重芳烃脱烷基轻质化、歧化与烷基转移、苯环加氢裂解等。上述各反应为酸催化反应,需在分子筛酸中心作用下方能进行。此外,研究发现,为提高催化剂转化效率,改善催化剂抗积炭性能,可在催化剂中引入一定的金属组分。金属组分可促进烯烃中间物的快速加氢饱和,加快脱烷基等反应的进行,提高重芳烃转化效率,但同时金属组分也会加剧芳烃的加氢饱和。金属铂、钯、铼、钼等金属常用作加氢金属组分,不同金属对反应的影响结果不同,金属加氢功能过强会导致芳烃加氢副反应加大,芳环损失率增加;而加氢功能过弱的金属对主反应促进作用不明显。选择合适的金属助剂是催化剂合成的关键。
CN1259930A公布了一种双层催化剂反应工艺,上层催化剂为含有一种ⅧB族金属及选自MCM-22、ZSM-12、Beta、PSH-3、SSZ-25沸石分子筛,下层催化剂为ZSM-5分子筛,反应物先经上层催化剂生产二甲苯及苯中间物,再通过第二催化剂床进行苯产物的提纯。
CN1122571公开了一种含贵金属的分子筛催化剂,该催化剂以10-80%(重量)丝光沸石或β沸石和0-70%(重量)的ZSM-5,5-90%(重量)的γ-Al2O3为载体,负载0.001-0.5重量份铂及0.01-10.0重量份锡或0.01-7.0重量份铅。该催化剂能处理高C9+A原料,并提高了混合二甲苯产率及催化剂稳定性。
US2008/0026931A1公开了一种含酸性分子筛及铼、锡、锗金属组分的催化剂,用于重芳烃烷基转移,具有较高活性及较低的环损率。
CN102688770公开了一种芳烃加氢催化剂,其以介孔沸石及贵金属为组成,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芳烃活性及抗硫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芳烃转化催化剂效率低,加氢副产物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及其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一种使用该催化剂的歧化与烷基转移的方法,该催化剂用于甲苯、碳九、碳十及以上芳烃生产二甲苯,具有转化效率高、芳烃加氢副反应低、产物选择性高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该催化剂含有酸性分子筛组分、氧化物助剂、第一金属和/或第一金属氧化物,第二金属和/或第二金属氧化物,其中,所述第一金属选自VB、VIB和VIIB族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金属为与第一金属不同的金属组分,第一金属和/或第一金属氧化物固载在所述酸性分子筛组分上。
优选地,第一金属和/或第一金属氧化物通过物理混合和/或化学键作用固载在所述酸性分子筛组分上。
优选地,第二金属和/或第二金属氧化物固载在氧化物助剂上,优选所述第二金属和/或第二金属氧化物通过物理混合和/或化学键作用固载在氧化物助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60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