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副车架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4263.6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5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峰;邹亮;张英富;宋红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后副车架和车辆,后副车架包括用于安装后悬架系统的前横梁,前横梁包括:前横梁上板;两块前横梁侧板,分别连接在前横梁上板的前后两侧,用于安装第一控制臂,两块前横梁侧板的底部相互搭接,以使得前横梁上板与两块前横梁侧板围成周向封闭的框形结构;以及两块前横梁下板,分别设置在前横梁上板的左右两端的下方,前横梁下板分别与前横梁上板和两块前横梁侧板搭接,其中,前横梁下板与两块前横梁侧板形成用于供第一控制臂运动的避让孔,并与前横梁上板围成周向封闭的框形结构。这样,通过合理拆分前横梁,在避让第一控制臂运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前横梁全宽范围内的封闭式断面结构,大幅提升后副车架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后副车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采用后独立悬架的车型中,后副车架作为后悬架系统的承载基体,其安装在车辆后部,用于固定后悬架系统的控制臂、稳定杆等零件,承受车辆行驶过程中制动、加速、转向等各种工况的载荷。因此,后副车架对车辆的可靠性、驾驶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纵臂两连杆式独立悬架为例,用于控制车轮外倾的控制臂由于在车辆横向的长度较长,且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越靠近车轮侧控制臂的摆动范围越大,因而控制臂必须安装在后副车架横梁的中间部位,同时后副车架须避开控制臂的运动范围,以防止与控制臂运动产生干涉。相关技术中,后副车架大多设计成梁式结构,仅后副车架中部控制臂安装点以内的结构设计成封闭的断面结构,控制臂安装点以外(靠近车轮侧)的结构因避让控制臂运动轨迹而设计为半封闭式的断面结构,从而造成后副车架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差。此外,这种梁式的后副车架与车身安装点无法安装衬套,从而导致后副车架隔振能力较差,影响车辆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副车架,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配置有本公开提供的后副车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后副车架,包括用于安装后悬架系统的前横梁,所述前横梁包括:
前横梁上板;
两块前横梁侧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前横梁上板的前后两侧,用于安装所述后悬架系统的第一控制臂,两块所述前横梁侧板的底部相互搭接,以使得所述前横梁上板与两块所述前横梁侧板围成周向封闭的框形结构;以及
两块前横梁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前横梁上板的左右两端的下方,所述前横梁下板分别与所述前横梁上板和两块所述前横梁侧板搭接,其中,所述前横梁下板与两块所述前横梁侧板形成用于供所述第一控制臂运动的避让孔,并与所述前横梁上板围成周向封闭的框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前横梁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后悬架系统的第二控制臂的控制臂安装板,所述控制臂安装板连接在所述前横梁侧板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控制臂安装板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两块,两块所述控制臂安装板的顶端分别连接至两块所述前横梁侧板,两块所述控制臂安装板的底端相互搭接。
可选地,所述前横梁侧板上形成有朝向内侧翻折的动力悬置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前横梁上板与所述前横梁下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前横梁和车身的第一悬置安装套管。
可选地,所述前横梁上板与所述前横梁下板上分别形成有位置对应的用于安装所述后悬架系统的稳定杆的稳定杆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后副车架还包括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前横梁后方的后横梁,以及连接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的两根纵梁,所述后横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系统的悬置安装支架。
可选地,所述后副车架还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的后方的车身连接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4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