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清洁植绒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2714.2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5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秦汉东;伍业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源新材料(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0 | 分类号: | D02G3/40;D02G3/44;D06M15/59;D06M11/46;D06M13/224;D06M11/80;D06M11/83;D06M11/82;D06M15/263;D06M10/00;D06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纱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自清洁植绒纱线,包括纱线本体、粘接层及绒毛,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经过自清洁改性预处理,自清洁改性预处理的具体过程如下:将纳米二氧化钛投入橄榄油中,并投入分散剂,使用超声波分散,得到二氧化钛乳浊液备用,将绒毛在紫外灯下照射活化,将活化后的绒毛浸泡在二氧化钛乳浊液中,然后将乳浊液蒸干,将蒸干所得的固态物质晾晒,晾晒完毕后即得自清洁改性后的绒毛,其中,所述粘接层由粘接剂凝固而成,所述粘接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
水性聚氨酯乳液30-50份;
偶联剂10-20份;
乳化剂1-5份;
丙烯酸树脂乳液10-20份;
玻璃微珠10-25份;
氮化硼4-6份;
超细铝箔1-2份;
水2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植绒纱线,其特征在于:自清洁改性预处理过程中用到的各物料质量份数如下:
纳米二氧化钛25-35份;
橄榄油40-50份;
分散剂1-3份;
绒毛40-8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植绒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油溶性润湿分散剂 TR-40F,所述二氧化钛选用金红型纳米二氧化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植绒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水性聚氨酯乳液与丙烯酸树脂乳液二者混合,依次加入偶联剂、乳化剂、玻璃微珠、氮化硼和超细铝箔,再加入水调整粘度,搅拌均匀后即得粘接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植绒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0-300μm,所述氮化硼的粒径为1-10μm,所述超细铝箔的粒径为40-7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植绒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选用KH570偶联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植绒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用OP-10乳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植绒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处理去污,将纱线本体浸入预处理溶液中,并对纱线本体进行超声波处理,清除纱线本体上的污渍和杂毛;
步骤二、干燥处理,对纱线本体施加压力,将纱线本体中多余的预处理液挤出,然后对纱线本体加热,将预处理液蒸干;
步骤三、上胶处理,将干燥后的纱线本体浸入粘接剂中,充分浸润后完成上胶;
步骤四、植绒处理,利用高压静电场将绒毛吸附在上胶处理后的纱线本体上;所述绒毛经过自清洁改性预处理,自清洁改性预处理的具体过程如下:将纳米二氧化钛投入橄榄油中,并投入分散剂,使用超声波分散,得到二氧化钛乳浊液,将绒毛浸泡在二氧化钛乳浊液中,然后将乳浊液蒸干,将蒸干所得的固态物质晾晒,晾晒完毕后即得自清洁改性后的绒毛;
步骤五、粘接剂固化,在热风作用下,使得粘接剂固化形成粘接层,并得到植绒纱线粗料;
步骤六、余绒处理,将植绒纱线粗料上粘接不牢靠的绒毛吹净,即得自清洁植绒纱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植绒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水性聚氨酯乳液与丙烯酸树脂乳液二者混合,依次加入偶联剂、乳化剂、玻璃微珠、氮化硼和超细铝箔,再加入水调整粘度,搅拌均匀后即得粘接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源新材料(广州)有限公司,未经国源新材料(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7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