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2307.1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7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章华兵;李国保;沈侃毅;刘宝军;刘德胜;肖稳;侯长俊;胡卓超;马长松;胡治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6;C22C38/04;C22C38/12;C22C38/14;C22C38/20;C22C38/16;C22C38/26;C22C38/22;C22C38/28;C22C38/34;C22C38/60;C22C38/24;C21D8/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李丹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磁感 取向 硅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其特征在于,其除了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以外还含有质量百分含量如下的下述各化学元素:
Si:2.9~4.5%;
C:0.03~0.08%;
Als:0.015~0.035%;
N:0.003~0.010%;
Mn:0.05~0.20%;
P:0.01~0.08%;
Sn:0.03~0.30%;
V≤0.0100%;
Ti≤0.0100%;
其中,所述高磁感取向硅钢的二次晶粒尺寸为10~3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其特征在于,其各化学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
Si:2.9~4.5%;
C:0.03~0.08%;
Als:0.015~0.035%;
N:0.003~0.010%;
Mn:0.05~0.20%;
P:0.01~0.08%;
Sn:0.03~0.30%;
V≤0.0100%;
Ti≤0.0100%;
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下述化学元素的至少其中之一:
Cr:0.05~0.40%,Cu:0.01~0.40%,S:0.001~0.020%,Sb:0.001~0.100%,Bi:0.001~0.100%,Nb:0.001~0.100%,Mo:0.001~0.10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其特征在于,其典型铁损P17/50≤0.9+2.1×板厚-16×Si,典型磁感应强度B8≥2.14-6.5×Si,其中板厚的单位参量为mm,Si代入Si元素质量百分含量,P17/50的单位参量为W/kg,B8的单位参量为T。
5.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脱碳、渗氮和初次晶粒尺寸调整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在脱碳退火炉内的第一段进行加热,然后在第二段进行脱碳和初次再结晶;在第三段进行渗氮;然后在第四段进行初次晶粒尺寸调整,以使得调整后的平均初次晶粒尺寸为14~28μm,Goss晶粒相对尺寸系数为1.1~1.8,其中Goss晶粒相对尺寸系数=Goss晶粒平均尺寸/平均初次晶粒尺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渗氮后钢板的氮含量为100~260pp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注入NH3的方式进行渗氮,并且/或者渗氮温度为750~90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钢板在脱碳退火炉内的第一段的加热速度为30-150℃/s。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钢板在脱碳退火炉内的第二段的加热温度为800~900℃,第二段加热时间为80~180s。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初次晶粒尺寸调整的温度为800~950℃且不低于第二段加热温度,初次晶粒尺寸调整时间为1~6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3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电工用电压探测器
- 下一篇:钢板自动多道次矫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