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矿分级制备粉铵和高质量磷铵的方法及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9514.1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1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董寿春;程来斌;查炎华;苏云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9/00 | 分类号: | B03B9/00;B03B7/00;B04C7/00;C01B25/28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童思明 |
地址: | 435405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矿 分级 制备 质量 方法 生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矿分级制备粉铵和高质量磷铵的方法及生产系统,属于磷铵生产技术领域。方法包括:(1)经一级旋流器(5)处理得到密度1.25‑1.30g/ml和细度100目≥90%的磷矿浆,一级旋流器底部的锥度为30‑45°;(2)将步骤(1)得到的磷矿浆送二级旋流器处理分别得到低品位矿浆和高品位矿浆,压力为0.08‑0.12MPa,二级旋流器底部的锥度为18‑25°;(3)将步骤(2)得到的高品位矿浆送脱镁装置中进行脱镁处理,脱镁处理后用于制备高质量磷铵;(4)将步骤(2)得到的低品位矿浆送浓缩浓密池中将矿浆的密度升高至1.60‑1.70g/ml,浓密处理后的矿浆用于制备粉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磷铵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磷矿分级制备粉铵和高质量磷铵的方法及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磷是农作物必不可少的元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磷的用途也在不断扩大。磷矿资源则是发展磷化工的重要基础原料,磷矿的主要矿物成分为胶磷矿和微晶磷灰石,次要矿物有石英、白云石、方解石及长石碎屑、碳泥质物和少量海绿石等。磷矿主要用来制作磷酸,磷酸作为最终化工产品或其他磷化工产品的中间产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用于生产各种肥料,例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重过磷酸钙等。二,作为化工中间产品,用于生产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产品。如医药级磷酸盐、食品级磷酸、电子级磷酸、磷酸盐光电材料,水的软化剂,酸型去垢剂的缓冲剂等等。即通常磷铵产品可分为要求较低的粉铵和要求较高的磷铵(如工铵)。
当前磷矿浆分为两种,一种是矿浆磷品位在29%及以上,用于生产磷酸二铵,另一种是矿浆品位在27.0%左右,用于生产普通55%粉铵,随着向高含量、高水溶比磷铵发展,对磷矿的品质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磷矿采购量大,品质不稳定,依赖磷矿的分类堆放和配矿,磷矿的品质不稳定,会导致生产的产品的质量非常不稳定,如有时工铵产品的磷含量低和镁含量高,后续只能作为农铵使用,价格差距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磷铵与氢氧化镁联产方法及系统,可减少磷矿质量差异对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影响,使产品的质量非常稳定;同时,还可以得到质量更好的磷铵。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磷矿分级制备粉铵和高质量磷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经一级旋流器5处理得到密度1.25-1.30g/ml和细度100目≥90%的磷矿浆,一级旋流器5底部的锥度为30-45°;
(2)将步骤(1)得到的磷矿浆送二级旋流器1处理分别得到低品位矿浆和高品位矿浆,压力为0.08-0.12MPa,所述二级旋流器1底部的锥度为18-25°;
(3)将步骤(2)得到的高品位矿浆送脱镁装置中进行脱镁处理,脱镁处理后用于制备高质量磷铵;
(4)将步骤(2)得到的低品位矿浆送浓缩浓密池2中将矿浆的密度升高至1.60-1.70g/ml,浓密处理后的矿浆用于制备粉铵。
其中,在步骤(1)中,在球磨后的矿浆中加入磷石膏回水或/和浓缩浓密池2的清液将其密度调整至1.30-1.35g/ml,再送至一级旋流器5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细粒度矿浆送至二级旋流器1,粗粒度矿浆返回球磨机3。
其中,在步骤(3)中,步骤(2)得到的高品位矿浆与脱镁剂反应,反应后的矿浆送一次脱镁浓密池13,所述一次脱镁浓密池13的沉降物加入稀释剂后送二次脱镁浓密池15,所述一次脱镁浓密池13的清液用于制备脱镁剂和制备氢氧化镁,所述二次脱镁浓密池15的沉降物用于制备高质量磷铵,所述二次脱镁浓密池15的清液送氢氧化镁制备装置用于制备氢氧化镁。
具体地,在步骤(3)中,所述一次脱镁浓密池13的沉降物的密度≥1.65g/ml,所述稀释剂为磷石膏回水或来自氢氧化镁制备装置的母液,所述一次脱镁浓密池13的沉降物与稀释剂的体积比为0.8-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9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