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基背照PIN器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4275.0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1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丁继洪;陈计学;刘中梦雪;张伟;丁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1/105 | 分类号: | H01L31/105;H01L29/868;H01L31/02;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陈俊 |
地址: | 23303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基背照 pin 器件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硅基背照PIN器件结构,包括基片,基片正面边缘注入有P+离子层,基片正面沉积有外延层,外延层表面设有氧化层;外延层设有与P+离子层相对应的P阱;外延层还设有N+保护环,P+隔离区以及N‑光敏区;氧化层上形成四象限分布的四个N‑光敏区,氧化层还设有实现器件结构自连与互连的Al引线;所述基片背面设有抗反射膜,抗反射膜外表面设有对背面光敏区进行四象限隔离的Al金属层;该PIN器件结构组件体积至少减小三分之二,实现PIN光电探测器P+与N+处于横向互连,基于背照PIN结构,完成了PIN结构光电探测器系统集成一体化,同时满足光电性能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光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硅基背照PIN器件结构。
背景技术
耗尽型光电探测器PIN光电二极管经常被使用在激光方位探测中,之所以这种器件叫做PIN 光电二极管,主要就是因为有一层本征层(I 层)在P--N结之间。
PIN结构光电探测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低功耗、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其他快速光电自动控制装备系统领域;PIN光敏二极管由于其结构的优越性和良好的光电响应特性,在光通信、光测距、光度测量及光电控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改善波长范围和频响,往往对控制本征层的厚度进行有效地控制,这样减少其和反偏压下耗尽层宽度的差距。器件的灵敏度和频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IN光电二极管中的本征层。这主要是因为本征层和P区N区比较是高阻区,本征层是反向偏压比较集中的区域,也正是因为如此,高电场区就在这个区间形成,而高电场区的电阻大,故而减小了暗电流。本征层引入之后能够加大耗尽层区,因此光电转换的有效区域得以增加,从而明显提高了其灵敏性。
P区非常薄,加之本征层的作用,所以在本征层内入射光子就能都被吸收,这样也就形成了电子--空穴对。在强电场作用下,光生载流子加速运动,这就缩短了截流子的渡越时间。由于加宽了耗尽层,导致结电容Cd 减小,从而电容时间常数也相应地减小,这样就使光电二极管的频响得到了很好地改善。若是光电二极管的性能良好,则其一般会有10-10s量级的扩散与漂移时间,故而电路时间常数是影响光电二极管频响的主因,一般来讲,光电二极管的结电容通常为几个皮法。如果将反向偏压适当增大的话,还会使减小。为了得到高响应频率性能,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就是合理选择负载电阻 。
目前,诸多PIN光电探测器件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PIN光电探测器都是前照式,通过各组件组装而成,体积大,已经不能适应复杂环境下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基背照PIN器件结构,该PIN器件结构组件体积至少减小三分之二,实现PIN光电探测器P+与N+处于横向互连,基于背照PIN结构,完成了PIN结构光电探测器系统集成一体化,同时满足光电性能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硅基背照PIN器件结构,包括基片,基片正面边缘注入有P+离子层,基片正面沉积有外延层,外延层表面设有氧化层;外延层设有与P+离子层相对应的P阱;外延层还设有N+保护环,P+隔离区以及N-光敏区;氧化层上形成四象限分布的四个N-光敏区,N-光敏区通过P+隔离区实现相互隔离;N+保护环作为N-光敏区的欧姆接触,并将N-光敏区包围;氧化层设有与N+保护环,P+隔离区以及N-光敏区相对应的开窗;氧化层还设有实现器件结构自连与互连的Al引线;所述基片背面设有抗反射膜,抗反射膜外表面设有对背面光敏区进行四象限隔离的Al金属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PIN光电探测器组件大体积组装进行微系统化集成,通过背照PIN结构植球压焊方式将PIN光电探测器组件体积至少减小三分之二,实现PIN光电探测器P+与N+处于横向互连,基于背照PIN结构,完成了PIN结构光电探测器系统集成一体化,同时其光电性能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未经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2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基背照PIN器件结构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气液相流热交换单元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