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施工中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2826.1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2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洁科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G08G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施工 中的 智能 交通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中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隧道,所述隧道的内壁底部左右两端均固接有宽板,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测重器、控制器、支架、电机、竖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测重器的底部与隧道的内壁底部左侧相固接。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器与电机直接连接,形成一体化控制,省去了人工控制的麻烦,操作简单,便于使用,通过支撑机构圆杆、曲槽对长板进行支撑,增加了支撑垫,防止了长时间使用损坏,保证了交通管理,提高了实用性,避免了进入隧道,保证了车辆的正常行驶,避免了危险发生,通过收集机构斜板和方箱的配合,防止了车辆起步时砂石掉落进凹槽内部,省去了清理的麻烦,降低了工作难度,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中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施工中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需要车辆频繁的输送建材,作业繁忙,车流量大,需要控制隧道内部交通,防止发生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现有的隧道施工中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在使用时侧重器和电机为两个控制源,测出重量后需要人工启动电机,实现车辆放行,操作麻烦,不便于使用,并且长板支撑较为单一,长时间使用容易损坏,影响车辆交通管理,降低了实用性,而且管理系统无法驱逐飞行动物,容易进入隧道,影响车辆正常行驶,导致危险发生,同时车辆测重后会造成顶部过多砂石掉落进入凹槽内部,不便于清理,增加了工作难度,不符合现代人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中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隧道施工中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在使用时侧重器和电机为两个控制源,测出重量后需要人工启动电机,实现车辆放行,操作麻烦,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施工中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隧道,所述隧道的内壁底部左右两端均固接有宽板,所述隧道的内壁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控制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测重器、控制器、支架、电机、竖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所述测重器的底部与隧道的内壁底部左侧相固接,所述测重器的正面左侧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正面右侧电性相连,所述控制器的后端面与宽板的正面下方相固接,所述控制器的顶部与支架的底部左右两侧相固接,所述支架的内壁与电机的外壁相固接,所述电机的底部与控制器的顶部相贴合,且所述电机的底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顶部电性相连,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竖杆的底部相固接,所述竖杆的顶部与第一齿轮的底部相固接,所述第一齿轮的后端面与第二齿轮的正面底部啮合相连。
优选的,所述宽板的正面左侧顶部固接有弯板,所述弯板的内壁左侧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后端面右侧与第二齿轮的正面转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规格相同。
优选的,两个所述宽板的顶部均安装有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立板、圆杆、槽板、长板、三角板和驱鸟器;
所述立板的底部与宽板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立板的正面顶部与圆杆的后端面相固接,所述圆杆的外壁与槽板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槽板的底部与长板的顶部左侧相固接,所述长板的左侧与第二齿轮的右侧相固接,所述长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与三角板的顶部相固接,两个所述三角板的正面分别与驱鸟器的顶部转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圆杆和槽板组成滑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长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横板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隧道的内壁底部加工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底部固接有厚板,所述厚板的顶部安装有收集机构;
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圆形立杆、方箱、短板、螺栓和斜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洁科,未经刘洁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2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固定永磁材料的微型电机壳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气体分析仪的监测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