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制件的钝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8814.1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4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毛海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78 | 分类号: | C23C22/78;C23G1/10;C23C22/02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523799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制 钝化 方法 | ||
1.一种铜制件的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待处理的铜制件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
用酸洗剂对清洁后的铜制件进行一次酸洗处理;
用除锈剂对经过了一次酸洗处理后的铜制件进行一次除锈处理;及
用钝化剂对经过了一次除锈处理后的铜制件进行钝化处理;
其中,以质量份数计,所述酸洗剂由85份~101份的H3PO4和9份~15份的HNO3和27份~46份的水组成,所述除锈剂由15份~36份的H3PO4、14份~24份的HNO3、3份~11份的醋酸、3份~8份的Na2SO4、3份~8份的葡萄糖、1份~5份的硼酸和51份~67份的水组成,所述钝化剂为无铬钝化剂,以质量份数计,所述钝化剂包括8份~12份的无水乙醇、8份~15份的苯并三氮唑、20份~30份的稳定剂和30份~35份的络合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处理的时间为30s~90s;和/或
所述除锈处理的时间为30s~120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处理的温度为24℃~26℃;和/或
所述除锈处理的温度为18℃~2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酸洗剂对清洁后的铜制件进行一次酸洗处理的步骤包括:
以体积份数计,将60份~70份的磷酸溶液、10份~15份的硝酸溶液和15份~30份的水混合,制备酸洗剂,其中,所述磷酸溶液中H3PO4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5%,所述硝酸溶液中HNO3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8%;
将清洁后的铜制件浸泡在所述酸洗剂中进行酸洗处理;及
用水清洗酸洗处理后的铜制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溶液与所述硝酸溶液的体积之比为(4~5)∶1。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所述钝化处理的时间为240s~300s。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钝化剂对经过了一次除锈处理后的铜制件进行钝化处理的步骤包括:
将经过了一次除锈处理后的铜制件置于钝化剂中进行钝化处理;及
用水清洗经过钝化处理的铜制件。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铜制件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的步骤包括:
用碱性除油剂对铜制件的表面进行清洁;及
用酸去除所述铜制件表面的碱性除油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酸去除所述铜制件表面的碱性除油剂步骤中的酸为HNO3的浓度为60g/L~80g/L的硝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88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