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于飞机飞行的航空油箱加压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7266.0 | 申请日: | 2020-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4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霖 |
主分类号: | B64D37/00 | 分类号: | B64D37/00;B64D37/10;B64D3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飞机 飞行 航空 油箱 加压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适应于飞机飞行的航空油箱加压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基于一油箱加压装置来实现,所述油箱加压装置包括航空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油箱(1)的上端内腔插接安装有加压插管(2),航空油箱(1)的上端外缘竖直安装有安装支架(8),航空油箱(1)的上端凸台与加压插管(2)连接位置的左右圆弧侧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二旋转槽(30),所述加压插管(2)的上端连接有进气管(11),加压插管(2)上端与第二旋转槽(30)对应高度的外壁开设有第一旋转槽(23),加压插管(2)的下端插接在航空油箱(1)的内腔,加压插管(2)的中间段外壁设置有线性分布的第二通孔(24),加压插管(2)的中间段内腔内壁插接有内衬管(3),加压插管(2)的下端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22),加压插管(2)的下端设置有下盖板(4),所述进气管(11)的右侧连通缓冲箱(14),进气管(11)与缓冲箱(14)之间的管道外壁设置有节流阀(12),所述缓冲箱(14)的上端右侧连通气泵(19),缓冲箱(14)的下端设置有回流管(17),所述回流管(17)的另一端连通航空油箱(1)的上端内腔,所述下盖板(4)的上端设置有滤油器(20),下盖板(4)的下端设置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四根下插管(5),所述下插管(5)的外壁设置有线性分布的第一通孔(18),所述内衬管(3)的中间段外壁设置有与第二通孔(24)等高的第三通孔(29),内衬管(3)的上端外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25),内衬管(3)的上端左右两侧垂直插接安装有连杆(6),所述连杆(6)的外侧上端垂直连接有横梁转杆(7),所述横梁转杆(7)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9);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首先利用第二外螺纹28与第一内螺纹22之间螺纹配合,实现加压插管2与下盖板4之间的密封连接,利用下盖板4实现内衬管3下端的封闭安装,利用第一外螺纹26与第二内螺纹25之间螺纹配合,实现内衬管3与连杆6之间的固定连接,利用安装支架8实现驱动电机9的固定安装,利用安装孔27实现连杆6与横梁转杆7之间的连接;
(2)利用气泵19与进气管11的配合实现对航空油箱1进气增压的目的,在进气过程中,利用节流阀12控制进气的速率,当飞机平稳运行时,利用下插管5和第一通孔18的配合,实现缓慢进气补压的目的,当飞机爬升高度时,功率运行增大,导致供油量增加,此时通过驱动电机9带动连杆6转动,连杆6带动内衬管3转动,利用第二旋转槽30、第二旋转槽30使得连杆6实现一定角度的转动,进而使得第三通孔29与第二通孔24的连通,增大进气速率,减少增压需要的缓冲时间,利用缓冲箱14实现对进气压强变化的快速跳变提供缓冲,避免造成对航空油箱1的影响,使得飞机运行更加稳定。
(3)当飞机停止运行时,需要对航空油箱1内腔进行及时的泄压,利用泄压阀15实现对航空油箱1内腔进行泄压,利用回流阀16控制油液的回流流道,利用滤油器20实现在回流时对油液进行过滤,避免造成管道的堵塞,同时在泄压的过程中,利用缓冲箱14避免造成油液负压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飞机飞行的航空油箱加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箱(14)的上端左右两侧的管道均设置有压力表(13),缓冲箱(14)的上端设置有泄压阀(15),缓冲箱(14)下端的回流管(17)上设置有回流阀(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飞机飞行的航空油箱加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4)的上端内腔连通加压插管(2)的内腔,下盖板(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28),所述第二外螺纹(28)与第一内螺纹(22)之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滤油器(20)安装在下盖板(4)的上端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飞机飞行的航空油箱加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4)的内腔设置有分流内腔(21),所述分流内腔(21)的上端连通滤油器(20)的下端,分流内腔(21)的下端分别连通圆周阵列分布的四根下插管(5)的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飞机飞行的航空油箱加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9)固定在安装支架(8)的上端中间位置,且驱动电机(9)下端的电机转轴与安装支架(8)之间通过轴承(10)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霖,未经陈志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72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墙面打磨机器人的恒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波浪能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