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6819.0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3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明;陈科新;张树龙;姜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3/00 | 分类号: | G08G3/00;G08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电缆 全过程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包括:实时监测海缆周围的振动信号,判断振动信号的振动参数是否在预定参数范围内,当判断为在时,判定当前的振动信号为锚害振动信号,并在产生锚害振动信号的位置处预警;在以预警位置为中心的第一预定位置范围内进行威胁船只搜索,当搜索到威胁船只时,提示一级报警并向该威胁船只发送驱逐信号;一旦提示一级报警,就以预警位置为中心的第二预定位置范围内的海缆进行应变持续监测,一旦应变值超过第一应变阈值,就提示二级报警,启动一级应急预案,干预该外破事件,备份锚害过程数据;本发明的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能够准确地监测外破事件,完整的记录海底电缆从锚砸到断裂的全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电缆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底电缆(submarine cable)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敷设在海底及河流水下,用于电信传输;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海底电缆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海上石油石化等项目,其作为海上风电场、海洋石油平台与大陆的电能和信息输送通道,其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海底电缆一经敷设,时常会遭受洋流、船锚或捕鱼作业等外力破坏,现阶段主要由海缆路由区域的船只交通管理系统以及海缆光电扰动系统对船只外破事件进行预警,但是海缆所处环境复杂,存在各种各样的扰动干扰事件,光电扰动系统存在较多的误报警,这给海底电缆的防锚害工作都带来许多实际的困难;而且,目前还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完整监测海缆从锚砸到锚挂,最后断裂的全过程,这给海底电缆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需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海缆振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海缆周围的振动信号,判断该振动信号的振动参数是否在预定参数范围内,当在所述预定参数范围内时,判定当前的振动信号为锚害振动信号,并在产生所述锚害振动信号的位置处预警,该位置形成预警位置;
通过船只交通管理系统在以预警位置为中心的第一预定位置范围内进行威胁船只搜索,当搜索到威胁船只时,提示一级报警并向该威胁船只发送驱逐信号,当未搜索到威胁船只时,在预定时间段内判断实时监测到的振动信号的信号特征是否满足锚害振动特征,当所述预定时间段内的振动信号的信号特征均满足所述锚害振动特征时,提示一级报警;
一旦提示所述一级报警,就通过海缆应变监测系统对以所述预警位置为中心的第二预定位置范围内的海缆进行应变持续监测,并判断实时应变值是否超过第一应变阈值,当不超过所述第一应变阈值时,在监测到船只离开后,取消预警以及一级报警;一旦所述应变值超过所述第一应变阈值,就提示二级报警,启动一级应急预案,快速干预该第二预定位置范围的外破事件;
一旦干预成功,就备份整个锚害过程数据;否则,海缆断裂后发出海缆断裂报警,启动应急运维预案,定位断裂点,对海缆进行修复,并备份整个锚害过程数据,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6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