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6819.0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3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明;陈科新;张树龙;姜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3/00 | 分类号: | G08G3/00;G08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电缆 全过程 监测 方法 | ||
1.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海缆振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海缆周围的振动信号,判断该振动信号的振动参数是否在预定参数范围内,当在所述预定参数范围内时,判定当前的振动信号为锚害振动信号,并在产生所述锚害振动信号的位置处预警,该位置形成预警位置;
通过船只交通管理系统在以预警位置为中心的第一预定位置范围内进行威胁船只搜索,当搜索到威胁船只时,提示一级报警并向该威胁船只发送驱逐信号,当未搜索到威胁船只时,在预定时间段内判断实时监测到的振动信号的信号特征是否满足锚害振动特征,当所述预定时间段内的振动信号的信号特征均满足所述锚害振动特征时,提示一级报警;
一旦提示所述一级报警,就通过海缆应变监测系统对以所述预警位置为中心的第二预定位置范围内的海缆进行应变持续监测,并判断实时应变值是否超过第一应变阈值,当不超过所述第一应变阈值时,在监测到船只离开后,取消预警以及一级报警;一旦所述应变值超过所述第一应变阈值,就提示二级报警,启动一级应急预案,干预该第二预定位置范围的外破事件;
一旦干预成功,就备份整个锚害过程数据;否则,海缆断裂后发出海缆断裂报警,启动应急运维预案,定位断裂点,对海缆进行修复,并备份锚害过程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应变监测前,建立海缆光纤长度位置与实际经纬度的位置经纬度对应关系;
通过海缆应变监测系统对所述第二预定位置范围内的海缆进行应变持续监测得到海缆长度位置上的实时应变分布,基于所述位置经纬度对应关系和海缆长度位置上的实时应变分布得到海缆经纬度位置上的实时应变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海缆应变监测系统监测得到海缆长度位置上的实时应变分布的方法为:
以所述海缆中的光纤作为应变测量传感器;
通过布里渊反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应变监测系统并基于海中温度和应变造成的中心频率变化趋势,对海缆由于外力作用产生应变和局部发热造成的频率偏移加以区分,得到监测海缆长度位置上的实时应变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海缆中的单模光纤作为所述应变测量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断裂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海缆光纤长度位置与实际经纬度的位置经纬度对应关系,通过海缆应变监测系统监测得到海缆长度位置上的实时应变分布;定位应变值超过第二应变阈值的断裂位置点,根据位置经纬度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断裂位置点对应的断裂点经纬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变阈值为400-600微应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位置范围为以预警位置为中心、半径为预设半径形成的圆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位置范围为以预警位置为中心、半径为二百米形成的圆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变阈值为200微应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电缆锚害全过程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威胁船只搜索的方法包括:通过船只交通管理系统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范围内进行船只搜索,当搜索到船只时,通过船只交通管理系统监测该船只的运行参数并根据该运行参数判断该船只的运行特征是否满足预设威胁特征,当判断为满足时判定该船只为威胁船只,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船只运行速度、船只经纬度坐标以及船只停留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68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