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储存环氧树脂基卷材及其微波固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4546.9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0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涛;蒋贺;王桂明;水中和;李新平;戴前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3/02 | 分类号: | C08L63/02;C08K13/04;C08K5/544;C08K3/36;C08K7/14;C08K5/5435;C08K3/26;C08J5/24;C08G59/50;E04G21/24;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官群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储存 环氧树脂 卷材 及其 微波 固化 方法 | ||
1.一种可储存环氧树脂基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储存环氧树脂基卷材由纤维布充分浸渍基体树脂得到的纤维预浸布多层密实整齐重叠,并在上下表面覆上隔离膜再卷曲后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储存环氧树脂基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布为碳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纤维丝编织而成,单丝直径为3~24μm,克重为200~1000g/m2,网孔中心距为5~8mm,断裂应变≤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储存环氧树脂基卷材,其特征在于,纤维布充分浸渍基体树脂后基体树脂在单层纤维布上的涂覆量≥20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储存环氧树脂基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原料及质量份配比如下:环氧树脂80~150份,固化剂8~20份,偶联剂0.5~3.0份,消泡剂0.5~2.0份,填料50~200份;
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E-51、E-55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环氧值为0.41~0.56,纯度≥98%;
所述固化剂为潜伏性固化剂,选自2-(β-二甲氨基乙氧基)-1,3,6,2-三硼杂八环,2-(β-二甲胺基乙氧基)-1,3,2-二硼杂六环,2-(β-二甲胺基乙氧基)-4-甲基-1,3,2-二硼杂六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纯度≥95%,胺值为80~200mgKOH/g;
所述偶联剂为硅氧烷偶联剂,选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纯度≥97%,水解率≤1%;
所述消泡剂为聚醚类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聚硅氧烷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消泡剂,硅聚醚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固含量≥99%,pH值为5.5~8.5;
所述填料为超细硅微粉,超细碳酸钙粉,超细氧化铝粉,超细莫来石粉,超细云母粉,超细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复掺的混合物,细度为2000~8000目,纯度≥99.5%,含水量≤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储存环氧树脂基卷材,其特征在于,纤维预浸布重叠层数为5~15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储存环氧树脂基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为聚四氟乙烯薄膜,聚全氟乙丙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中的一种,表面能为31~34达因,厚度为0.03~0.10mm,断裂伸长率≥30%,拉伸强度≥10MPa。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可储存环氧树脂基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基体树脂原料按比例混合,加热至40~70℃,搅拌均匀,然后保温进行抽真空脱泡处理得到基体树脂;
2)将步骤1)所得基体树脂升温至70~90℃,在基体树脂粘度低于1500mPa·s下将纤维布充分浸渍于基体树脂中,然后将所得纤维预浸布整齐重叠层铺,压实后刮平表面,并在表面附上隔离膜,经卷曲制备出可储存环氧树脂基卷材。
8.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可储存环氧树脂基卷材的微波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为:将所述可储存环氧树脂基卷材采用间歇式微波加热方法固化成型,首先在微波功率420~560W条件下加热,每加热90~120s,自然冷却30~60s为一个周期,加热6~10个周期,然后在微波功率560~700W条件下加热,每加热60~90s,自然冷却60~120s为一个周期,加热5~15个周期。
9.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可储存环氧树脂基卷材固化后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固化方法固化。
10.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可储存环氧树脂基卷材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45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盾构机内吊刀装置
- 下一篇:一种房车用复合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