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包埋功能的复合凝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86187.2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5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袁杨;苏春儒;陈琦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33/185 | 分类号: | A23L33/185;A23L33/105;A23L29/30;A23L5/43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瑜 |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包埋 功能 复合 凝聚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具有双包埋功能的复合凝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玉米醇溶蛋白加入到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得到玉米醇溶蛋白溶液;
(2)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后过夜水化,得到壳聚糖反溶剂溶液;
(3)将姜黄素和槲皮素加入到步骤(1)中得到的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过夜水化,得到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槲皮素混合溶液;
(4)将步骤(2)中得到的壳聚糖反溶剂溶液加入到步骤(3)中得到的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槲皮素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旋转加热去除乙醇,再调节pH值至3.0~7.0,得到具有双包埋功能的复合凝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包埋功能的复合凝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姜黄素和槲皮素的总质量与所述玉米醇溶蛋白的质量比为1:5~20;
步骤(3)中所述的姜黄素和槲皮素的质量比为1~4: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包埋功能的复合凝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姜黄素和槲皮素的总质量与所述玉米醇溶蛋白的质量比为1:20;
步骤(3)中所述的姜黄素和槲皮素的质量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包埋功能的复合凝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所述的调节pH值为调节pH值至3.0~6.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双包埋功能的复合凝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所述的调节pH值为调节pH值至4.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包埋功能的复合凝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水溶液为体积百分比65%~85%的乙醇水溶液;
步骤(1)中所述的玉米醇溶蛋白溶液的浓度为10~30mg/mL;
步骤(2)中所述的壳聚糖与所述玉米醇溶蛋白的质量比为0.4~0.8:2;
步骤(2)中所述的乙酸溶液为体积百分比0.8~1.2%的乙酸溶液;
步骤(2)中所述的壳聚糖为分子量300kDa、脱乙酰度95%的壳聚糖;
步骤(2)中所述的壳聚糖反溶剂溶液的浓度为0.8~1.2mg/m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包埋功能的复合凝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水溶液为体积百分比80%的乙醇水溶液;
步骤(1)中所述的玉米醇溶蛋白溶液的浓度为20mg/mL;
步骤(2)中所述的壳聚糖与所述玉米醇溶蛋白的质量比为0.7:2;
步骤(2)中所述的乙酸溶液为体积百分比1%的乙酸溶液;
步骤(2)中所述的壳聚糖反溶剂溶液的浓度为1mg/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包埋功能的复合凝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和(3)中所述的过夜水化的温度为0~6℃;
步骤(3)中所述的搅拌的转速为500~800rpm;
步骤(4)中所述的搅拌的条件为:500~800rpm搅拌1~3min;
步骤(4)中所述的旋转加热的条件为:70~90rpm、50~65℃下旋转加热8~15min。
9.一种具有双包埋功能的复合凝聚物,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双包埋功能的复合凝聚物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61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V固化水滴状效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遥控器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