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液压系统及装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7018.4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9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梁振国;武宗才;王允;李泽华;李大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7 | 分类号: | B62D5/07;B62D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李群华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液压 系统 装载 | ||
本发明涉及液压系统,为解决现有定量转向系统存在节流损失和溢流损失、不利于整机的节能问题;提供一种转向液压系统及装载机,其中转向液压系统,包括流量放大阀、变量泵、信号控制阀,流量放大阀的LS1口与主阀的负载信号采出节流槽连通,LS2口与优先阀的弹簧腔连通;流量放大阀的LS1口和LS2口、变量泵的泵口和LS口均与信号控制阀连接。本发明在转向时可以使负载敏感变量泵按照转向所需来提供流量,同时没有节流和溢流损失,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与高端的高压负荷传感变量系统相比,可解决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转向卡滞、转向沉重等故障反馈,满足国内工况需求的同时极大的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向液压系统及装载机。
背景技术
现有大部分装载机的转向液压系统均为定量系统,由于定量系统的排量不可变,在转向过程中多余的流量不可避免的存在节流损失和溢流损失,不利于整机的节能。部分高端装载机的转向系统使用高压负荷传感系统,其在原理上较为先进,具有较高的回路效率和转向舒适性,但系统成本较高,且高压转向系统在推广过程中,由于转向核心元件均为高压,经常出现转向卡滞、转向沉重等故障现象。因此,装载机转向系统的高压化至少在现阶段,配套核心元件尚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急需一款低压控制的负荷传感转向系统,即能实现整机节能、又能满足国内工况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定量转向系统存在节流损失和溢流损失、不利于整机的节能问题,而提供一种转向液压系统及装载机,消除节流损失和溢流损失以便整机节能。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提供一种转向液压系统,包括流量放大阀、与流量放大阀的A口和B口连接的转向油缸、转向器、与转向器P口连接的先导油源、液压油箱、进油端与液压油箱连接且泵口与流量放大阀P口连接的变量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控制阀,所述流量放大阀包括连接在P口与A口和B口之间的优先阀和主阀,所述优先阀的进油端与P口连通,CF口与主阀连接,主阀的工作油口与A口和B口连通;所述转向器的L口和R口与主阀的先导控制端连接;所述流量放大阀的LS1口与所述主阀的负载信号输出口连通,主阀处于中位时,LS1口经主阀负载信号输出口及中位油路与液压油箱连通。LS2口与优先阀的弹簧腔连通,优先阀的弹簧腔和弹簧腔相对端均与CF口连通;所述流量放大阀的LS1口和LS2口、变量泵的泵口和LS口均与信号控制阀连接,当信号控制阀的液控端无有效压力输入时,所述流量放大阀的LS1口经信号控制阀与变量泵的LS口连通,当信号控制阀的液控端具有有效压力输入时,所述流量放大阀的LS1口经信号控制阀与所述流量放大阀的LS2口连通,变量泵的泵口经信号控制阀与变量泵的LS口连通。
上述转向液压系统中,所述信号控制阀为两位四通阀,其P2口与流量放大阀的LS1口连接,P3口与变量泵的泵口连接,P4口与变量泵的LS口连接,P5口与流量放大阀的LS2口连接,当信号控制阀的液控端无有效压力输入时,P2口P4口导通且P3口与P5口相互截止;当信号控制阀的液控端具有有效压力输入时P3口与P4口导通且P2口与P5口导通。
上述转向液压系统中,所述先导油源包括先导供油阀,所述先导供油阀的进油端与所述变量泵的泵口连接,出油端与所述转向器的P口连接。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提供一种装载机,其包括工作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述的转向液压系统,所述优先阀的EF口与工作液压系统中的分配阀连接,所述信号控制阀的液控端经梭阀组与所述工作液压系统的先导控制油路连接,所述梭阀组的出油端与所述信号控制阀的液控端连接,所述梭阀组的各进油端与所述工作液压系统的先导控制油路连接。
上述装载机中,所述先导油源包括先导供油阀,所述先导供油阀的进油端与所述变量泵的泵口连接,第一出油端与所述转向器的P口连接,第二出油端与所述工作液压系统的先导阀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70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