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登车台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49828.7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6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超;孙腾飞;高洪镇;林鹏;焦京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23/00 | 分类号: | B61D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琦 |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台阶 结构 车体 轨道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登车台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该登车台阶结构安装于边梁的断开位置处形成的登车空间中。该登车台阶结构包括补强梁以及至少一对连接梁,补强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对连接梁固接于边梁的底部,并且每对连接梁分别位于边梁的断开位置两端;补强梁的上表面形成有与登车空间相匹配的第一踏面。本发明的登车台阶结构能够提高底架在门区位置的承载强度,对登车空间起到了加固作用,从而提高乘客上下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登车台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在线路上行驶,途径的站台会有高站台,也有低站台,甚至有部分车站不设置站台。现有的轨道车辆会在车体上构造与站台停靠位置相匹配的门区,以方便乘客上下车,并且将底架两侧的边梁断开,并预留出登车空间以便于安装登车踏板或台阶。
现有的轨道车辆中,由于车辆停靠在站台期间由于乘客不断从门区位置上下车,故而底架在门区位置需要承受很多阶段性的过量载荷及应力集中问题,从而导致门区位置的底架容易受损。而边梁在门区空间处断开,也会加剧底架在门区位置的承载强度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登车空间内安装的登车踏板或台阶松脱受损,容易造成上下车的乘客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登车台阶结构,以解决现有的轨道车辆中,底架在门区位置的承载强度不足,从而导致登车空间内安装的登车踏板或台阶松脱受损,容易造成上下车的乘客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体。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轨道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登车台阶结构,安装于边梁的断开位置处形成的登车空间中,包括补强梁以及至少一对连接梁,所述补强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对连接梁固接于所述边梁的底部,并且每对所述连接梁分别位于所述边梁的断开位置两端;所述补强梁的上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登车空间相匹配的第一踏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对所述连接梁包括成对固接于所述补强梁两端的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所述边梁在断开位置形成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形成所述登车空间,所述第一连接梁固接于所述边梁的第一端与所述补强梁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梁固接于所述边梁的第二端与所述补强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登车台阶结构还包括成对固接于所述补强梁两端的第一加固梁和第二加固梁,所述第一加固梁固接于所述边梁的第一端与所述补强梁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加固梁固接于所述边梁的第二端与所述补强梁的另一端之间,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均位于所述第一加固梁和所述第二加固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边梁与所述补强梁之间,所述第一加固梁和所述第二加固梁相互反向倾斜的连接于所述边梁与所述补强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踏面形成于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梁与所述第二连接梁之间的补强梁的上表面,并且在所述边梁上铺装有地板,所述地板上形成有第二踏面,所述第一踏面低于所述第二踏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边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构造有开口朝向车体内侧的槽体,所述第一端的槽体内插装有横梁,所述第二端的槽体内插装有支撑梁,所述横梁与所述支撑梁之间连接有纵梁;所述第一连接梁的顶端固接于所述边梁与所述横梁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接梁的顶端固接于所述边梁与所述支撑梁的连接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纵梁的底部安装有补强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补强梁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98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带压机器人投放装置
- 下一篇:牵引梁、中央牵引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