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烃源流体溶蚀增孔能力评价图版的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7107.4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8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宁传祥;马中良;郑伦举;王强;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3/20 | 分类号: | G01N23/20;G01N30/9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卑莹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源流 溶蚀 能力 评价 图版 生成 方法 | ||
1.一种烃源流体溶蚀增孔能力评价图版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研究区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典型代表井、烃源岩样品或其替代品和储集层样品或其替代品;
S2:设定实验参数,进行烃源岩生酸实验;
S3:测试有机酸含量,计算烃源岩生酸能力;
S4:计算理论溶蚀增孔量;
S5:改变实验参数,获得不同条件的溶蚀增孔量,生成相应的评价图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特征包括沉积构造特征;和/或
S1还包括对确定的储集层样品或其替代品进行X衍射实验分析和TOC含量测量,以获得其矿物组成和TOC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设定实验参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分析所述典型代表井的地质参数,利用软件恢复所述研究区的埋藏史和热演化史;
步骤B:根据模拟温度与预期镜质体反射率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验起始温度,设定具有温度间隔的一系列实验模拟温度点;
步骤C:根据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图,确定不同深度的埋深;
步骤D:根据P=ρgh确定各实验模拟温度点的静岩压力和地层压力,其中,g为重力常数,h为不同深度的埋深;当ρ为岩石密度时,P为静岩压力;当ρ为水密度时,P为地层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地质参数包括地层剥蚀;和/或所用软件选自PetroMod软件;和/或
步骤B中,所述温度间隔为20-30℃,例如25℃。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在进行烃源岩生酸实验前,将所述烃源岩样品或其替代品粉碎至40-60目,并加入水作为反应介质;优选地,进行烃源岩模拟生酸实验选用的热模拟仪器应可以实现温度、上覆静岩压力、孔隙流体压力同步动态共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测试有机酸含量的步骤包括:完成烃源岩生酸实验后,收集反应介质,进行有机酸含量测试;优选地,选用玻璃容器存放所述反应介质,并在48h内利用离子色谱测试有机酸含量;更优选地,所述有机酸包括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烃源岩生酸能力通过式(1)进行计算,
Q酸=(R酸×V水/m酸)/(m样×TOC样)×10-6 式(1)
其中,Q酸为单位有机碳生酸量,单位mol/g.toc;R酸为离子色谱测试所得有机酸浓度,单位mg/L;V水为进行烃源岩生酸实验的加水量,单位mL;m酸为有机酸的平均摩尔质量,单位g/mol;m样为进行烃源岩生酸实验的烃源岩样品量,单位g;TOC样为进行烃源岩生酸实验的烃源岩样品中的总有机碳含量,单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71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