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叉车安全监管系统及监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6141.X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4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龚文;高飞;蒋瑜;金彦;蒋健;陆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B66F9/075;B66F17/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识别 叉车 安全监管 系统 监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叉车安全监管系统及监管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生物识别模块、车载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安全监管模块和远程监控模块;生物识别模块和通讯模块分别与车载控制模块通信连接,车载控制模块与叉车控制系统通信连接,安全监管模块和远程监控模块分别与通讯模块通信连接;生物识别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车载控制模块用于判断第一信息集合是否包括当前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通讯模块用于与安全监管模块和远程监控模块通信。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时地对每辆叉车上的当前驾驶员进行安全监管,防止没有证书的人员或没有被授权使用当前叉车的人员随意使用当前叉车,提高了安全监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叉车安全监管系统及监管方法。
背景技术
叉车是一类工作量较大且使用场景较广的特种设备,按照安全监管的规定,叉车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考核并且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然而,近年无证人员非法上岗操作叉车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的事故时有发生。
目前主要通过人工现场监管的方式对叉车和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监管,但是这种监管方式无法对大量叉车的使用环节进行有效安全监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叉车安全监管系统及监管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叉车安全监管方式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叉车安全监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生物识别模块、车载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安全监管模块和远程监控模块;
所述生物识别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车载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车载控制模块与叉车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安全监管模块和所述远程监控模块分别与所述通讯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生物识别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当前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载控制模块;
所述车载控制模块用于判断预先存储的第一信息集合是否包括所述当前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集合为有权使用当前叉车的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的集合;如果所述第一信息集合包括所述当前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所述车载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叉车控制系统发送允许使用所述当前叉车对应的信号;如果所述第一信息集合不包括所述当前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所述车载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通讯模块发送所述当前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安全监管模块,所述安全监管模块用于向所述通讯模块发送当前驾驶员培训考核通过对应的信号或当前驾驶员培训考核未通过对应的信号;
当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到所述当前驾驶员培训考核通过对应的信号时,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远程监控模块,所述远程监控模块用于向所述通讯模块发送当前驾驶员有权使用当前叉车对应的信号或当前驾驶员无权使用当前叉车对应的信号;
当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到所述有权使用当前叉车对应的信号时,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有权使用当前叉车对应的信号发送给所述车载控制模块,所述车载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叉车控制系统发送允许使用所述当前叉车对应的信号,并且将所述当前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一信息集合中。
可选的,所述安全监管模块用于判断预先存储的第二信息集合是否包括所述当前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集合为已经通过培训考核的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的集合;如果所述第二信息集合包括所述当前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所述安全监管模块用于向所述通讯模块发送当前驾驶员培训考核通过对应的信号;如果所述第二信息集合不包括所述当前叉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所述安全监管模块用于向所述通讯模块发送当前驾驶员培训考核未通过对应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61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提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阻燃纱线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