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稳定性强的三轮车及其车厢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4456.0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1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侯琳琳;林端;邹志煌;魏书州;李文发;李立新;周志刚;全初艺;陈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纳仕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7/04 | 分类号: | B62K7/04;B62K5/027;B62J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汪庭飞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稳定性 三轮车 及其 车厢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稳定性强的三轮车及其车厢结构,其包括:框架模块、后排座椅模块和踏板模块,其中,所述框架模块包括:框架和与所述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的内侧挡泥板;所述框架模块与所述后排座椅模块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后排座椅模块在转动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或开启状态;当后排座椅模块处于关闭状态下,所述后排座椅模块与所述内侧挡泥板的上端相抵;与所述内侧挡泥板下端固定连接的所述踏板模块,其向靠近地面的方向下凹设置,以使关闭状态下的后排座椅模块的座面至踏板模块的踏板面的距离保持在舒适距离范围内。本发明的转向稳定性强的三轮车及其车厢结构能够解决转向不稳定,三轮车容易侧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轮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向稳定性强的三轮车及其车厢结构。
背景技术
三轮车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工具,为了能够承载更多的乘客,部分三轮车会在其后面加设一车厢,以达到上述的目的。然而,目前的三轮车的车厢重心较高,往往在转向时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容易侧翻,使乘客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稳定性强的三轮车及其车厢结构,其能够解决转向不稳定,三轮车容易侧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厢结构,其设置在车架上方,其包括:
框架模块、后排座椅模块和踏板模块,其中,
所述框架模块包括:框架和与所述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的内侧挡泥板;
所述框架模块与所述后排座椅模块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后排座椅模块在转动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或开启状态;当后排座椅模块处于关闭状态下,所述后排座椅模块与所述内侧挡泥板的上端相抵;
与所述内侧挡泥板下端固定连接的所述踏板模块,其向靠近地面的方向下凹设置,以使关闭状态下的后排座椅模块的座面至踏板模块的踏板面的距离保持在舒适距离范围内。
采用上述结构的车厢结构,其通过内侧挡泥板与框架内侧和踏板模块固定连接,对后排座椅模块进行支撑,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在挡泥板与座椅之间加设支撑框架支撑座椅的方式,使得在确保座面与踏板面的距离保持在舒适距离的前提下降低所述踏板模块的高度,从而降低车厢的重心。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模块至地面的距离范围为410mm~445mm。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模块还包括有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与所述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横板的下端与所述内侧挡泥板的上端连接;
所述连接横板的前端与所述后排座椅模块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挡泥板包括:第一内侧挡泥板和第二内侧挡泥板;其中,所述第一内侧挡泥板位于所述框架的左端,所述第二内侧挡泥板位于所述框架的右端;
所述框架模块还包括有底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内侧挡泥板和所述第二内侧挡泥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内侧挡泥板和所述第二内侧挡泥板连接,并形成一储物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储物空间具有取物口,所述取物口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后排座椅模块设置;
当所述后排座椅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后排座椅模块用于封盖所述取物口;
当所述后排座椅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取物口显露于所述储物空间的前端和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挡泥板的下端设有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
所述第一折弯部向所述踏板模块的方向延伸设置且与所述踏板模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折弯部向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设置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纳仕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嘉纳仕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4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