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蓄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8145.3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5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华成电力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50;H02B1/28;H02B1/052;H02J3/32;H02J3/38 |
代理公司: | 中山华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7 | 代理人: | 曹聪聪;鲍璐璐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新能源 电力系统 蓄能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蓄能控制装置,具体涉及分布式新能源电力技术领域,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前侧设置有箱门,所述柜体的两侧以及后侧均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柜体内腔前侧顶部靠近边缘的位置处,所述柜体内腔还设置有两组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杆和一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一横杆异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设置有多个。本发明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调节组件工作,利用两个锥齿轮的啮合以及传动链条的传动来实现对柜体两侧和后侧的帘板同时关闭与打开,实现一个伺服电机即可实现对柜体两侧以及后侧的调节组件进行联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新能源电力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蓄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电、风电等分布式新能源电力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其应用越来越加广泛、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新能源的光电、风电由于是间歇式电力,发电供电不稳定;在应用中不论是并网供电,还是离网供电均希望其能够稳定供电,目前主要的技术方式是通过蓄电互补达到稳定供电及改善供电质量的目的。为此,现有技术实现的光电、风电等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系统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是采用蓄能逆变器装置,使用蓄能逆变器装置控制蓄电池的充电放电与光电、风电互补,再共同由逆变电路转换为稳定的交流电供给用户负载或电网,满足用户用电需要,如图9所示;其二是在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由新能源电力直流控制器与蓄电池充电放电控制器及逆变器组合构成,新能源电力直流控制器与蓄电池充电放电控制器通过直流端并联接入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由蓄电池的补电方式为逆变器提供稳定的直流新能源电力,并由逆变电器转换为稳定的交流电供给用户负载或电网,如图10所示。
由图9和图10所示,现有技术两种系统方式不论是离网型逆变器还是并网型蓄能逆变器,不论是采用单组蓄电池组还是采用多组蓄电池组,其实现方式均采用蓄电池组共接在逆变器的一个公共充放电母线端上,通过双向单一充放电母线及连接端进行充电和放电管理和控制。
现有的蓄能控制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实现对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调控,往往会将其安放在户外的控制柜内部,而蓄能控制装置在持续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但现有的控制柜无法实现快速散热以及防雨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蓄能控制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控制柜的散热和防雨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蓄能控制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前侧设置有箱门,所述柜体的两侧以及后侧均设置有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柜体内腔前侧顶部靠近边缘的位置处,所述柜体内腔还设置有两组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杆和一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一横杆异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设置有多个,且每个第二横杆均设置在对应位置的第一横杆的底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位于顶部的其中一个第一横杆一端固定连接,且该第一横杆另一端以及其余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两端均与对应位置的柜体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位于柜体内腔顶端的所述第一横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外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且位于柜体内腔顶端的所述第二横杆两端对应第一锥齿轮的位置处均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啮合,所述柜体内腔未套接有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的第一横杆以及第二横杆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帘板,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外周面位于帘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呈环形设置的齿槽,且相邻两个齿槽之间形成有轮齿,每组多个所述第一横杆以及第二横杆之间均设置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与相邻两个齿槽之间形成的轮齿啮合,且多个第一横杆以及第二横杆均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柜体两侧以及后侧对应帘板的位置处均贯穿设有通槽,且与通槽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华成电力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华成电力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8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