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焊接质量的感应焊接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8500.0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2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权;王惠兵;陆春良;张波;姜勤荣;刘党荣;孙明华;席娇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2 | 分类号: | H01B13/22;H01B13/00;B23K13/01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焊接 质量 感应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焊接质量的感应焊接组件,包括用于将铝带两侧边合并焊接的挤压组件以及用于对铝带两侧加热的高频感应焊接机,所述的挤压组件包括挤压支架以及设置于挤压支架上用于将铝带两侧边合并的一对挤压模具,在所述的挤压模具与挤压支架之间设置固定组件,所述的挤压模具采用石墨烯材料制作而成。通过上述结构,采用感应焊接技术,能够不再使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采用石墨烯材料制作挤压模具,能够防止挤压模具变形,使用石墨烯自润滑的功能,使得挤压模具不再采用滚轮式结构而采用固定式结构,将感应焊接线圈位置与焊接点位置缩短,提高焊接质量的同时能够降低感应焊接的功率,降低能量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焊接质量的感应焊接组件。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铝护套电缆依据其本身特性,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各种行业,铝护套电缆的加工过程的难度主要是铝护套的焊接,由于铝材料易氧化,为解决此问题大多采用氩弧焊工艺并采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但是氩弧焊工艺的缺点是生产速度慢、效率低,每分钟仅为10米左右,同时使用惰性气体较多产生大量浪费,由于电缆每根都有千米的长度,而氩弧焊工艺的焊接质量控制较难,当发生缺陷时,损失较大;目前采用感应焊接工艺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感应焊接工艺与挤压组件配合实现焊接操作,而挤压组件采用两个相对的滚轮并在滚轮上设置成型面,通过滚轮转动实现将铝带挤压焊接并且能够减小摩擦,然而这种方式挤压点即焊接点位于两个滚轮轴芯的连线的中部,而感应焊接线圈位于挤压组件前端,由于滚轮的转动使得感应焊接线圈距离焊接点至少需要滚轮半径的距离,从而导致在加热完成后焊接点的位置靠后,不能够及时合拢,从而焊接质量会降低;同时若保证焊接质量需要提高温度,从而导致感应焊接机的功率增加,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焊接质量的感应焊接组件,不再使用惰性气体,同时缩短感应焊接线圈与焊接点的距离提升焊接质量,降低功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焊接质量的感应焊接组件,包括用于将铝带两侧边合并焊接的挤压组件以及用于对铝带两侧加热的高频感应焊接机,所述的挤压组件包括挤压支架以及设置于挤压支架上用于将铝带两侧边合并的一对挤压模具,在所述的挤压模具与挤压支架之间设置固定组件,所述的挤压模具采用石墨烯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挤压支架上的固定底座、设置于固定底座上方的压板以及设置于固定底座后方的挡板,所述的固定底座、压板以及挡板之间形成一容纳挤压模具的腔室。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腔室包括顶面、底面以及一个侧面,在所述的侧面与挤压模具之间设置弹性件。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弹性件为橡胶。
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固定组件与挤压支架之间设置用于调整两个挤压模具之间距离的调整组件。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调整组件包括可在挤压支架上移动的移动件以及驱动移动件运动的动力源,所述的固定组件设置于移动件上。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移动件为导轨副,所述的动力源为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驱动固定组件在导轨副上运动。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移动件包括设置在挤压支架上的两个固定座、设置于两个固定座之间的丝杆以及设置于丝杆上的两个移动滑块,两个所述的固定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于两个移动滑块上,所述的丝杆上有两段方向相反的螺纹,两个所述的移动滑块分别位于不同方向的螺纹上,所述的丝杆转动驱动两个移动滑块作相向或者背离运动。
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丝杆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定位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8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手性光学活性的超颖材料偏振转换器件
- 下一篇:一种自动弯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