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2743.3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4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潘德灿;马永吉;王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冯建基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芯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芯片,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片内总线写访问请求;其中,片内总线写访问请求包括:有效数据;获取封装头的配置信息;根据封装头的配置信息将有效数据封装成第一以太网包,发送第一以太网包;其中,第一以太网包包括:封装头和有效数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特别涉及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芯片。
背景技术
目前片间数据互传(或片间直接数据访问)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是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接口,但是PCIE接口只支持点到点访问,拓扑不灵活,只能支持板上芯片间的数据互传,且主要应用于X86计算机系统中。另外,PCIE接口工作频率高,接口实现和调试复杂,且单通道带宽有限。
随着以太网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太网传输带宽越来越高,芯片接口的以太网化越来越明显,采用以太网报文进行片间数据互传将是一个重要趋势,并且具有极大的优势。基于以太网包进行片间数据互传,可以利用以太网包的灵活路由特性,依托板上或板间的独立交换芯片或芯片内嵌的交换加速器,构建灵活的拓扑结构。传统的基于以太网包进行片间数据互传的方法实现过程过于复杂,使得芯片设计的复杂度增加,芯片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芯片的面积也比较大,芯片的功耗也比较大,从而增加了芯片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芯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芯片,该方法包括:
接收片内总线写访问请求;其中,片内总线写访问请求包括:有效数据;
获取封装头的配置信息;
根据封装头的配置信息将有效数据封装成第一以太网包,发送第一以太网包;其中,第一以太网包包括:封装头和有效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芯片,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以太网包;其中,第一以太网包包括:封装头和有效数据;
当封装头包括:自定义头,自定义头包括:有效数据长度和访问地址时,从第一以太网包中获取有效数据长度和访问地址;其中,访问地址为有效数据在第二芯片的内存中的地址;
根据有效数据长度从第一以太网包中获取有效数据,将获取得到的有效数据写入访问地址内。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至少一个以太网发送模块;每一个以太网发送模块包括:片内总线写访问请求接收子模块、配置信息获取子模块和以太网包封装发送子模块;
其中,片内总线写访问请求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片内总线写访问请求;其中,片内总线写访问请求包括:有效数据;
配置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封装头的配置信息;
以太网包封装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封装头的配置信息将有效数据封装成第一以太网包,发送第一以太网包;其中,第一以太网包包括:封装头和有效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至少一个以太网接收模块;每一个以太网接收模块包括:以太网包接收子模块和数据写入子模块;
其中,以太网包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以太网包;其中,第一以太网包包括:封装头和有效数据;
数据写入子模块,用于当封装头包括:自定义头,自定义头包括:有效数据长度和访问地址时,从第一以太网包中获取有效数据长度和访问地址;其中,访问地址为有效数据在第二芯片的内存中的地址;根据有效数据长度从第一以太网包中获取有效数据,将获取得到的有效数据写入地址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2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图绘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电磁式霍普金森杆及其应力波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