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药物预防病毒性肺炎效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1213.7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6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烽;吴雨桐;朱晓宇;徐懿乔;郭胜亚;李春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新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3 | 分类号: | A01K61/13;A61K4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新锦湖路3-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价 药物 预防 病毒 性肺炎 效果 方法 | ||
1.一种肺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斑马鱼置于水中培养,并向斑马鱼注射肺炎诱导剂,所用肺炎诱导剂为poly(I:C),所述肺炎诱导剂的给药浓度为≥50 ng/尾;
所用斑马鱼为受精后5天斑马鱼。
2.一种评价药物预防病毒性肺炎效果的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正常对照组:将斑马鱼置于水中培养;
(2)设置模型对照组:将步骤(1)同规格的斑马鱼置于水中培养,并向斑马鱼注射肺炎诱导剂poly(I:C),培养;
(3)设置供试品组:将步骤(1)同规格的斑马鱼置于水中培养,并向斑马鱼注射肺炎诱导剂poly(I:C)和待测试药物,培养;
(4)检测评价:取上述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待测试药物组的斑马鱼进行检测,比较待测试药物组和模型对照组的评价指标,评价待测试药物预防病毒性肺炎的效果;
所述评价指标为炎症消退作用、巨噬细胞改善作用和TNF-α基因的RNA相对表达量、IL-1β基因的RNA相对表达量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药物预防病毒性肺炎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指标为炎症消退作用时,所用斑马鱼为转基因中性粒细胞绿色荧光斑马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药物预防病毒性肺炎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pH值为6.9~7.2,总硬度为53.7~71.6 mg/L CaCO3,每1 L反渗透水中加入200 mg速溶海盐,电导率为480~510 μS/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药物预防病毒性肺炎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症消退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
其中,S1(模型对照组)为模型对照组斑马鱼的鱼鳔部位的中性粒细胞个数统计值,S1(供试品组)为供试品组斑马鱼的鱼鳔部位的中性粒细胞个数统计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药物预防病毒性肺炎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噬细胞改善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
其中,S2(模型对照组)为模型对照组斑马鱼的鱼鳔部位的巨噬细胞荧光强度统计值,S2(供试品组)为供试品组斑马鱼的鱼鳔部位的巨噬细胞荧光强度统计值。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药物预防病毒性肺炎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NF-α与IL-1β基因的RNA相对表达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
其中,表示目的基因TNF-α或IL-1β的扩增次数,表示内参基因β-actin的扩增次数,表示poly(I:C)的相对的扩增次数,表示目的基因相对于内参的扩增次数,表示供试品组相对于模型的相对扩增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药物预防病毒性肺炎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评价标准如下:
当供试品组的评价指标相对于模型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时,药物有明显预防病毒性肺炎效果,否则,药物不具有预防病毒性肺炎效果或预防效果不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新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新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12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降解膜的无尘保存装置
- 下一篇:基于激光反无人机系统的目标跟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