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2087.3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8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宋鹏;宋奎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H15/00;A61H3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腿 踝骨 牵引 复位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牵引固定装置功能不全,固定不牢,操作不便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足部框架、小腿部框架和大腿部框架,足部框架与小腿部框架之间、小腿部框架与大腿部框架之间均经连接单元连接,每组连接单元包括两个垂直于侧板的第一螺栓,每个侧板上均开有一个竖向的第一滑槽,第一螺栓穿设在第一滑槽内且头部朝外,每个第一螺栓上均套设有一个与其垂直且可在第一螺栓上自由滑动和转动的横杆,每个横杆的外端均设有外螺纹,其中一个横杆上旋装有一个管套,管套可将两个横杆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进行全方向上的移动和扭转复位,能够方便且稳定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领域,具体是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
背景技术
足踝和小腿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折形式,需要进行牵引复位和固定,目前的牵引固定架大多难以实现全方位的拉伸、压缩和扭转复位,且操作难度大,固定不稳定;另外,固定过程中无法促进水肿消退,容易形成压疮,软组织坏死,严重的甚至导致截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牵引固定装置功能不全,固定不牢,操作不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包括足部框架、小腿部框架和大腿部框架,分别用于固定脚部、小腿以及大腿,三个框架均为由两个侧板和一个底板组成的开口朝上的U型槽状结构,足部框架内安装有一个用于支撑足底的第一竖板,足部框架与小腿部框架之间、小腿部框架与大腿部框架之间均经连接单元连接,每组连接单元包括两个垂直于侧板的第一螺栓,每个侧板上均开有一个竖向的第一滑槽,两个第一螺栓分别穿设在该连接单元连接的两个侧板上的第一滑槽内且头部朝外,且每个第一螺栓上均旋装有一个位于第一滑槽外侧的第一螺母,拧紧第一螺母可将第一螺栓固定在第一滑槽的任意位置;每个第一螺栓上均套设有一个与其垂直且可在第一螺栓上自由滑动和转动的横杆,每个第一螺栓上均旋装有两个位于横杆两侧的第二螺母,拧紧两个第二螺母可将横杆夹紧固定在第一螺栓上,每个横杆的外端均设有外螺纹,其中一个横杆上旋装有一个管套,将管套旋拧在两个横杆外端的外螺纹上可将两个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的小腿部框架的底板上、大腿部框架的底板上以及第一竖板的右侧均设有固定带,用于固定小腿、大腿和脚部。
本发明能够进行全方向上的移动和扭转复位,能够方便且稳定的固定,且按摩单元能够加速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消肿和恢复,防止褥疮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第一种按摩单元实施例的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具有第一种按摩单元实施例的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脚跟托架和脚踝托架的左视图。
图4为图2中A位置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B位置的放大图。
图6为具有第二种按摩单元实施例的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7为具有第二种按摩单元实施例的本发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2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