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输线布线长度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8473.5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9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武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4 | 分类号: | G06F30/394;G06F30/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梁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线 布线 长度 预估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线布线长度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目标传输线的设计长度、设计耦合空间以及预估耦合空间;确定目标传输线的第一传输质量和第二传输质量;确定第一传输质量与第二传输质量之间的传输质量变化;根据目标传输线的单位长度传输质量与传输质量变化,确定传输质量变化对应的目标传输线的等效长度;根据设计长度和等效长度,确定目标传输线的预估长度。本申请通过将不同耦合空间下的传输质量变化等效为在无耦合干扰下的传输线的长度变化量,进而可以快速确定因耦合空间的调整导致的传输线的布线长度的调整量,方便项目评估参考使用,提高项目的开发效率以及链路评估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线布线长度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信号速率的不断提升及主板结构空间的不断压缩,在高速信号链路设计时,通常会提前根据预估设计链路的布线长度及允许的布线耦合空间进行模拟仿真。
在高速信号链路设计的前期方案评估时,因设计时间和需求变化较频繁,预估设计的布线长度以及布线耦合空间都会进行多次调整,其中,主要对布线耦合空间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布线耦合空间,对布线长度进行调整。
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在对布线耦合空间进行调整后,是通过“试一试”的方式调整布线长度,将确定的布线耦合空间与不同的布线长度进行仿真评估,以确定哪一种布线长度与当前的耦合空间满足预估要求。但是,由于架构方案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导致预估设计的布线长度以及布线耦合空间调整的次数较多,进而导致仿真评估的时间增加;而每次仿真评估的时间较长,导致高速信号链路设计的时间超出总体规划时间。也就是说,相关技术中,当对耦合空间进行调整之后,无法准确预估布线长度的调整量,进而导致高速链路设计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影响项目开发进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传输线布线长度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预估因耦合空间调整导致的布线长度的调整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快速确定因耦合空间的调整导致的布线长度的调整量,进而快速确定与调整后的耦合空间匹配的布线长度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线布线长度预估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传输线的设计长度、设计耦合空间以及预估耦合空间;其中,预估耦合空间是在设计耦合空间不满足电路板设计要求之后形成的;
确定目标传输线的第一传输质量和第二传输质量;其中,第一传输质量是由目标传输线在设计耦合空间下获得的;第二传输质量是由目标传输线在预估耦合空间下获得的;
确定第一传输质量与第二传输质量之间的传输质量变化;
根据目标传输线的单位长度传输质量与传输质量变化,确定传输质量变化对应的目标传输线的等效长度;
根据设计长度和等效长度,确定目标传输线的预估长度。
进一步地,第一传输质量、第二传输质量以及传输质量变化是按照如下方式确定的:
第一传输质量是根据目标传输线在设计耦合空间下获得的第一眼图确定的,第一传输质量包括第一眼图的第一眼高和第一眼宽;
第二传输质量是根据目标传输线在预估耦合空间下获得的第二眼图确定的,第二传输质量包括第二眼图的第二眼高和第二眼宽;
传输质量变化包括眼高变化和眼宽变化,眼高变化是由第一眼高和第二眼高确定的,眼宽变化是由第一眼宽和第二眼宽确定的。
进一步地,单位长度传输质量包括单位眼高和单位眼宽,单位眼高是指目标传输线的单位长度对应的眼高;单位眼宽是指目标传输线的单位长度对应的眼宽;
根据目标传输线的单位长度传输质量与传输质量变化,确定传输质量变化对应的目标传输线的等效长度,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8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